2020/05/21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11版:教育周刊

二O二O届高三复习冲刺阶段迎考建议

教学以解决学生 存在问题为出发点

五月十九日,漳州三中毕业班学生课间的讨论答疑。 张旭 摄

“受疫情影响,高考推迟一个月,应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高考进入倒计时,老师们要创新指导。”漳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王奇南认为,教师在接下来的复习中应创新指导,教学从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出发,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坚持以《课程标准》要求和“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为导向,进行必备主干知识梳理,紧扣学科核心素养的训练与养成。引导学生在学习、理解、探究学科知识的过程中夯实基础;其次,是以学科“关键问题”为抓手,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发问、讨论,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时,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逐渐具备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创新性思维方式;第三,可以依据校情、学情,适度增加模拟测试训练,提升学生对考试场景、试题类型、书写速度、时间分配等的适应。加强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指导,开展培养能力与素养的专项训练。第四,要注重讲评课的功效。教师需积极进行高考试题研究,充分发挥讲评课的诊断、纠错、提升作用。同时,要重视答题规范与解题技巧的指导,针对高考时间紧、题量大的情形,指导并强化训练学生合理安排答题顺序、关注书写规范流畅、表述简明准确等方面的应试技巧,同时重视改善应试心理与技巧的训练,提高心理承受力以增强自信心。

“高考复习的教学活动不是一成不变的,”王奇南表示,在高考复习最后的冲刺阶段,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对教学活动方法进行不断创新,为学生营造一个能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多样化、开放性的活动空间。

知己知彼方能从容应考

在漳州市教科院高中部主任林晓杰看来,随着高三复习备考学习的推进,临近最后的冲刺阶段,学生的学科知识掌握程度和能力水平已经基本定型,考生有必要静下心来梳理自己的学习状态,尽量明白面对的是一场怎样的考试,做到知己知彼。

林晓杰介绍,“知彼”具体包括:1.清楚试卷结构、试题类型、呈现方式、分值比例;2.理解试题的考查特点,测试内容的大致分布;3.了解各类试题的测试思路。当前高考试题的题目类型非常稳定,考查素材千变万化,但测试思路却有极强的相似性,所以答题的要素是不变的。“知己”要做到两点:1.考试时间的合理安排与把控。在平时反复的模拟训练中,计算好各学科、各考试场次的作答用时,自己的得分增长点和弱势所在,扬长避短,寻找化解之法;2.养成规范、科学的作答习惯。对于主观题,一个题目的审、思、解、答过程要懂得合理用时,不要在尚未理解试题要求与作答思路时匆忙下笔,多写无分,浪费宝贵考试时间。考试时要重视按试题要求规范作答,减少因非智力因素而丢分。

“应对高考,除了扎实的知识积累以外,还要具有良好的心态。考生应该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复习和考试,时刻提醒自己读书是为了更好的步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不断地给自己心理暗示,我能考好,我一定能赢。”林晓杰说。

过高期待会给孩子造成负面压力

“尊重孩子很重要,家长要保持正常的期待心理,少在孩子面前提学习要求,不要盲目与其他孩子攀比,过高的期待会给孩子造成负面压力。”漳州市教科院副院长陈鹏飞认为,临近高考要特别注意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有的学生会因平时模拟成绩的波动或复习瓶颈而出现烦躁现象,家长要适时给予关心和肯定,帮助孩子树立学习信心,多些积极的暗示,使孩子以一颗平常心对待高考。

陈鹏飞说,备考的这段时间,考生及家长一定不要乱了生活节奏,以保证充足的睡眠。挑灯苦读的时光已经结束了,再搞题海战术、疲劳战术,实在是得不偿失。睡眠不足,人的思维会处于抑制和半休眠状态,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复习没效率、考试没效果。家长在做好高考前的后勤工作时,尤其要注意为孩子提供清淡营养的饮食。炎炎夏日,“多清淡、少油腻,大鱼大肉不可取”,对孩子的心理关心要细致,物质关心要科学。

知己知彼从容应对

⊙本报记者 苏水梅

闽南日报网址:www.zzxww.com 管理员信箱:mnrbjsb@163.com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内容纠错:0596—2598915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