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1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5版:警方

漳州市台商投资区“乡村110”:

打造常态防控下生产生活最优环境

“全民防控,人人参与,发现非法入境人员马上向公安机关检举揭发。”“学生要进行每日体温测量,这些区域要注意勤通风、勤消毒。”“这是最新的防疫宣传材料,厂里有相关服务或协助需求可以联系我们。”……连日来,漳州市台商投资区“乡村110”队员没有放松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警惕,他们在社区民警、网格员的带领下,进校园、进企业、挨家挨户开展防疫宣传。

“疫情大考面前,‘乡村110’在服务百姓、服务经济、服务公安的优势非常明显。”漳州市公安局台商分局局长陈满载介绍,该区充分运用城乡社区网格治理“2+N”模式暨“社区(乡村)110”,持续性、无死角地开展各类信息排查、采集、登记和宣传,确保疫情防控以来人员、车辆“零漏管”,在常态化防控下持续做好辖区内入漳入角人员的登记建册工作,进一步强化岸线巡查,第一时间掌握辖区船舶动向,坚决堵住可能导致疫情输入和反弹的漏洞,始终保持非法入境人员和新冠确认患者数双“零”,优秀的防控措施和治安环境更是吸引了多家企业的目光。

聚合群防群治力量

为百姓创造安全的居住环境

近年来,随着厦门市、漳州市“同城化”发展,位于两地交界处的台商投资区成为国内台企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和主要经济活跃地带,辖区29万人口企业数量达1003家,但伴随而来的是复杂的治安环境和基层治理力量不足、覆盖面有限的矛盾。

去年以来,漳州市主动融合新时代“枫桥经验”和新时代“漳州110”精神,全面推进以网格员、民警(或警务助理)“二员”为主干,以治安巡防队、志愿服务队等专门队伍为支撑的城乡社区网格治理“2+N”模式暨“社区(乡村)110”建设,力求开辟一条适应时代发展的社会治理创新之路。

对此深有感受的台商分局班子首先把目光投向鸿渐村。该村位于城乡结合部,户籍人口3300人,流动人口却高达12000余人。“鸿渐村治安形势和特点具有代表性,我们指导他们组建由‘二员六队’构成的‘乡村110’,把专职巡防队、综治调解维稳队、志愿者服务队、微型消防队、新村民服务队、信息联络队六支专业队伍聚合成为一个体系。”陈满载介绍,网格员由村两委选拔,警务助理和专业队伍都从本村招录或组建,能够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

不久前,鸿渐村村民刘某丽向“乡村110”送上一面题有“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锦旗,感谢专职巡防队帮她找到走失一天的儿子。然而,队员却有很大担忧,他们发现这些群租房地带经常有儿童迷路,存在很大的风险,并将此情况反馈“二员”。民警很快调查,发现原来一些务工人员开始复工,小孩子又还没开学,很容易忽视对幼儿的安全管理。“乡村110”迅速发动志愿服务队、新村民服务队挨家挨户提醒教育,对个别困难务工人员提供帮助,巡防队还重点加强了群租房地带的巡逻,有效化解这一安全隐患。

“虽然处理的都是小事,但避免了大事大隐患,村民在这里生活感觉很安全,对平安建设的参与自然更有热情。”鸿渐村网格员黄惠彬认为,“乡村110”让村民共同参与协助化解治安问题,最深远的意义是打造基层社会治理的根基,让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有保障。

“乡村110”成立以来,鸿渐村警情同比下降44.4%,迅速成为全区的榜样。该区乘势而上、统筹并进,分别在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设立5个村居网格治理中心,同时,为“乡村110”配套完整的运行、评价机制和“网格e通”等信息平台,各村也根据自身治安形势组建各具特色的“N队”,“2+N”在采集基础信息、收集社情民意、排查安全隐患、化解矛盾纠纷、宣传政策法规、代办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职责定位和协作效率明显提升。

靠前保障复工复产

为经济创造稳定的发展环境

今年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各地基层治理能力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却让“乡村110”的结构优势爆发出最大的功效。春节期间,台商投资区有大量的在外经商村民返乡和外来务工人员留守。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乡村110”一直坚守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前沿阵地,他们跟随民警日夜巡逻、排查、宣传、劝导,协助公安、交通、卫生等部门检查设卡,不仅做到一户不漏、一人不少,也极大减轻职能部门防控压力。

节前,黄某一家从外省返回福井村,一落地,“乡村110”队员立即动员黄某进行自行隔离,巡防队、服务队每天坚持给他们测体温、送慰问,保障他们生活物资,让他们平安地度过春节。像黄某的情况在该区不在少数,正是有了“乡村110”队员细致贴心的工作,全区硬核防控措施受到村民的欢迎和支持。

“疫情防控和服务发展都不能落下”,预判到节后返工潮的到来,白碓村“乡村110”早早就开始联系辖区的企业,了解防疫难点。“排查员工的健康问题工作量大,也不知道什么方法比较好,虽然鼓励复工复产,但是还是很担心,一旦出问题就真垮了。”村某金属制品厂负责人反映,受疫情影响,员工较多的制造业面临很大的危机。

为了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乡村110”主动协助制品厂核查返工人员身份信息和健康状况,为安全防范、线上办事方法等提供技术咨询和帮助指导,巡防队还针对制品厂周边开展治安巡逻。制品厂的顺利生产也带动辖区其他企业的安全复工,目前,该区13个省级重点项目、29个市级重点项目和230个在建工点数均实现100%复工复产,未出现不良输入,经济秩序和经济产能全面恢复。

支持基层基础信息

为警务创造高效的执法环境

“紧密联系群众,广泛搜集社情民意,用好用活群众中的基础信息,才让公安机关更加‘耳聪目明’”。一直以来,如何以最贴近群众的方式打通信息壁垒是台商分局探索的方向,然而也面临警力不足和渠道不长效的困扰因素。

目前,全区各村都组建了10名以上的宣传联络队,他们大部分由村小组长或小队长选任,根据网格分片区开展治安情况、社情民意等信息的收集工作。各村还建立与当地派出所和“二员”的联络机制和处置预案,实现村域范围内“全覆盖”。 警务人员专业优势和社会力量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形成了互补,“乡村110”成为公安机关的“千里眼”“顺风耳”,有效支撑了警务工作,让警方能够更精准地采取警务策略。

今年1月初,鸿渐村宣传联络队走访中,偶然听闻两个务工人员在小商铺发生激烈争吵,其中一方扬言要叫同乡“治一治”对方,队员立即将信息反馈给派出所民警和就近巡防队,并同步顺着他们离开的方向一路查巡,果然发现12个手持木棍的务工人员聚集,警民联手合力制止并查明情况,很快劝和双方的矛盾,避免了一起打架斗殴事件。

“只有牢固的基层基础才能扫清治安隐患,为群众和企业提供优质的‘软环境’。”陈满载介绍。通过“乡村110”,民警能够第一时间掌握社情民意,及时发现分布在辖区村村民身边的治安隐患,做到提前预警,及时部署、及时处理,实现防范在前、止于未发。今年来,在宣传联络队的支撑下,“乡村110”提前介入化解矛盾纠纷168起。

在日常走访排查中,“乡村110”有针对性地加大对容易涉黄丑、传销及电信网络诈骗场所的摸排力度,全面收集涉相关违法犯罪线索,积极参与涉黄、涉诈人员摸排工作,有效助力警务工作。自“乡村110”队伍模式建立以来,全区打击数同比上升65%,刑事警情同比下降25%,治安警情同比下降18.8%,全区社会治安大局持续好转,群众安全感、满意率明显提升。

⊙韩志忠 方奕阳

闽南日报网址:www.zzxww.com 管理员信箱:mnrbjsb@163.com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内容纠错:0596—2598915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