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指导意见》、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部署要求,漳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深化“警保联动”,提升协同共治和服务群众水平的创新性、长远性,不断提升我市交通安全现代治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两年来,“警保联动”从推行之初的交通事故快处快赔,逐渐扩展到农村交通安全劝导、车驾管便民服务、“空地一体化”应急救援、交通事故矛盾纠纷调解等多项跨界领域,实现了从人员“相加”到勤务“相融”,从信息“封闭”到资源“共享”,从运行“融合”到机制“融活”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
健全事故快处机制
漳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与人保财险漳州市分公司强化协作,初步建立集“警保联动”“路面巡逻”“远程定责”“线上定损”“在线理赔”为一体的新型勤务模式,初步实现远程定责在事故发生后5分钟内完成,交通事故快处理赔最快15分钟到账,打通交通事故快处最后一公里,实现轻微交通事故“快处、快撤、快赔”。目前,漳州全市各县市区共建有12个轻微交通事故快处中心(芗城、龙文合并为一个快处中心),交警、保险协会、保险公司均派员进驻,全市符合交通事故快处的案件均能通过快处中心办理,交通事故车辆能在第一时间撤离现场,极大缩短占用有限道路通行时间和条件,提高城区通行能力,消除引发次生事故的隐患。
2018年以来,全市交通事故快处中心共处理交通事故37588起,快处率为31.5%。同时,漳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主动对接市中级人民法院,并组织各地交警大队推进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网上一体化处理”工作进程,充分利用人民调解委会、交通事故快处中心、多元化调解中心等实现人工、智能数据一体化(其中平和设专门交通法庭),同时强化警保合作,通过保险公司派员进驻或者参与组织调解,快速调解理赔,化解矛盾纠纷。2018年以来,全市共成功调解交通事故53578起,调解金额64993.46万元。
漳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依托“漳州110”微信公众号、“芗里芗亲”APP等平台,全面推广运用“交管12123”事故互联网快速处理系统,通过交通事故快处线下促线上、线上优化线下的方式,逐步实现交通事故快处“网上网下联动、线上线下同步”,进一步与保险公司联动,完善轻微交通事故快速处置、快速撤离、快速理赔,优化交通事故快处和便民服务措施。“交管12123”事故互联网快速处理系统运行以来,已处理事故20045起。
建立全省首支专门队伍
2019年12月2日全省首支警保联动快骑队正式运行。同时漳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与人保财险漳州市分公司联合建立警保联动快处快赔融合勤务机制,将市区划分为5个网格,警保联动快骑队、人保财险线上查勘团队和线下查勘队伍、交通事故快处中心驻点、查勘“大网格”协赔队伍全部融入全市警保联动系统工作中。
漳州市警保联动快骑队成立以来,警保双方共投入一线“警保联动”队员104人、摩托车和查勘理赔车83辆,设置固定理赔点18个,参与路面巡查4112人次、巡查里程60235公里、交通安全劝导4077人次、帮扶群众好人好事33件,开展便民服务2845次,处理道路交通事故(含人保财险)共计4.2万余件,通过道路交通事故远程定责184笔、在线定损4155笔,已经赔付金额1777.12万元,有效解决了“小事故”引发“大拥堵”,“小赔付”带来“大繁琐”的突出问题,实现轻微道路交通事故的快速发现、快速处理、快速勘查、快速撤离、快速定损、快速赔付,有效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和便民服务水平。
建立“合作”劝导站
针对农村道路交通线长、面广,交通监管力量薄弱这一重点难点,漳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紧紧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契机,紧密围绕平安乡村建设的目标,坚持创新理念、协同共治,整合农村原有条件比较好的劝导站、三农营销服务部、三农保险服务站改建或者新建标准的警保共建示范劝导站,配齐监控设备、抢险救灾物品、劝导站“交通安全宣传专栏”等劝导站的办公设备硬件设施。截至8月20日,全市13个县(市、区)已建成80个警保联动农村交通安全劝导站,预计到年底可实现全市重点乡镇全覆盖。
农村安全劝导站打通网络阻梗、突破服务壁垒,由劝导站人员收集群众申领免年检标识的业务申请统一处理,同步开展事故快处、交通信息查询、车驾管咨询、法律咨询、交通安全宣传、机动车投保、三农保险理赔等便民服务,打通服务农村“最后一公里”,实现群众就近办、多点办、一次办。
⊙周东军 缪成庚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