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戴岚岚
9月1日晚,由中宣部、教育部、国家卫健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的《开学第一课》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节目以“少年强,中国强”为主题,传递“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
节目中,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等抗疫英雄以及张文宏等医疗专家和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抗疫故事。在全民抗疫的大背景下,这堂非同寻常的“开学第一课”给漳州的中小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习“逆行”的担当精神
“人的命是最重要的人权!”在《开学第一课》的课堂上,钟南山结合个人成长经历和真实感悟,讲述自己在战火中出生、在父母影响下学医从医、在“非典”时挺身而出,以及在新冠疫情发生时奔赴武汉一线的故事,激励年轻一代热爱生命、敢于担当。
钟南山的故事深深打动着同学们的心。漳州一中高一(20)班沈天凯对钟南山十分敬佩。他说,看到节目中播出的那张钟南山在前往武汉高铁上,头靠着椅子休息的照片时,他从这位耄耋之年老人“逆行”的身影,感受到作为一位医者的责任与担当。
“节目中讲到,在全国4万多名驰援湖北的医务人员中,既有钟南山这样经验丰富的专家,也不乏众多‘80后’‘90后’”,沈天凯说,这些年轻的医务人员在关键时刻表现出青春的勇气与担当,令人佩服。“我要向他们学习这种担当精神,以后做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感受团结的伟大力量
节目中,武汉高三毕业生付巧动情地说“谢谢你们,帮我搭建起了‘梦开始的教室’,让我能向着梦想继续前行!”原来,今年年初,付巧感染新冠肺炎后,住进了方舱医院,自己和家人感染,又高考在即,付巧有些焦虑,但无数的爱温暖了她。
为了不耽误她的学习,方舱医院里的医生特别为她清理出课桌,援鄂医生刘进鼓励她用画笔描绘梦想,知道付巧的故事后,远在沈阳的80岁退休教师杜仲方,还专门为她整理了专属数学课本寄给她……付巧作为一名患者,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而她也只是患者中的一员。
“付巧姐姐得到这么多人的帮助,说明我们大家都很团结。”芗城实小五年(1)班赵思宁说,这让她想起了曾经班里有一位男生脚骨折,上下楼梯很不方便,班上的同学互帮互助,扶着他上下楼。”
不仅患者需要帮助,当时武汉的医护人员同样面临着巨大的困难,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在节目中提到,当他知道有医疗队前来支援时,激动不已,这是他在大年三十收到的最宝贵的礼物。
“这些故事说明我们是一个友爱的国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让人感到很温暖。”赵思宁表示,要好好学习,弘扬团结精神。
培养进取的科学精神
“疫苗”是战胜疫情的终极武器,也是最有效的科学手段之一。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陈薇院士在节目中,分享关于疫苗诞生的故事和知识,以及她与团队在前线与病毒作战的经历。第一批疫苗在生产线下线的那一天,正好是陈薇的生日,在收到上级领导发来的生日祝福信息后,她回复了八个字:“除了胜利,别无选择!”
漳州立人学校高一(1)班蔡扬智看后对科学家十分敬佩。“在陈薇院士的眼里,无论到哪里都是战场,在她身上看到了对科学的追求和战斗精神。”蔡扬智告诉记者,这几天学校正在军训,就要学习科学家研究疫苗时刻苦努力的科学精神,并且把这种精神运用到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让自己更快地成长起来。
在节目里,张文宏医生用生动可感的语言,结合简洁直观的动画,为全国中小学生送上了既科学又实用的十大“少年儿童卫生健康宝典”,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向孩子们强调公共卫生意识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张文宏从睡眠、饮食、运动等方面给孩子们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许多学生看后纷纷表示,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仍然要像张文宏医生说的那样,用科学的方法做好防疫,正如张文宏所说:“健康成长,比成绩更重要”,身体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
延伸阅读>>>>
今年《开学第一课》将主题定为“少年强,中国强”有其深刻和独特的意义。它不仅是指中国少年儿童在防控疫情斗争中的坚强与成长,同时也表达了对于投身祖国未来建设的美好展望。节目紧扣当下人们关注,演讲者阵容强大给力,内容鲜活充实感人,每一个人物故事和知识点都经过精心策划、细致打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