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2020年了,你还没到“云”上生活吗?今年,受疫情影响,云办公、云打卡、云会议、云展览等线上活动迅速流行了起来,为满足人们日常需求,加速复工复产做出了巨大贡献。许多政务活动也由线下转到了线上,在减少了人员聚集的同时,也提高了办事效率。在线办公的快速发展,不仅拓宽了数字化生产生活场景,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更为拉动经济开拓新增长点。只需要网络,便承载了人们生活的大部分,这就是2020年。
在线办公成为常态
许多数字转型领先的企业在今年受到疫情的影响比较小。成熟的线上运营机制让员工即使在家也能正常工作,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为了应对疫情,多数企业、单位也开始做一些线下转线上的尝试。人们纷纷拿出了手机,打开了电脑,远程开会的开会,在线教育的上网课……其实,自2008年电商发展以来,企业便逐步开启在线办公;到了2017年,随着各类行业服务软件的崛起,在线办公工具也开始向专业化、垂直化方向发展;至今年初,在线办公平台呈爆发增长态势,逐渐普及。
在如今高效便捷的网络时代,许多企业正面临着数字化转型,在数字化管理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大。今年更是因为疫情的原因,给在线办公市场投下了一个巨大的蛋糕。阿里钉钉、腾讯、华为WeLink、头条飞书、百度如流等巨头竞相出手,一时间,在线办公市场呈现出群雄逐鹿的态势。随着用户习惯的养成,在线办公市场还将挖掘出进一步的潜力。
助力政企降本增效
许多在线办公工具都具有远程打卡、云端会议、协同办公等功能,一方面提升了企业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员工在家办公也可使企业节省下许多日常开支的成本。于员工而言,工作时间更有弹性,能够更灵活地安排工作。与此同时,一些习惯于线下办公的企业管理者面对线上作业,同样需要适应新的办公管理模式,加大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的投入,建立起远程办公协同的文化体系,以提升企业在线办公效率;员工则需要提高自身自律性,在家中为自己营造一个合适的办公环境以保证工作效率。在厦门埃菲铁件有限公司工作的林先生就是习惯线上办公的一员。日常工作中,他通过微信视频远程指导客户操作,或者利用QQ、向日葵等软件工具远程控制对方电脑,达到解决问题的效果。“利用网络足不出户便能完成日常工作,也使我能够更自由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即使公司在厦门,也不影响我在漳州办公。”林先生如是说。
今年2月份,漳州市税务局力推“零接触”办税,依托微信公众号、税企联络微信群等平台,发布疫情期间办税公告,广泛宣传、引导纳税人借助电子税务局、微电子税务局、闽税通App等,进行“非接触式”网上远程办税,实现绝大多数涉税事项“全程网上办,一趟不用跑”。“现在改成线上报税要比以往便捷多了,不用再找时间跑税务局了。”从事企业税务代办的陈先生说。他的公司为上百家企业代办税务。自从有了网上办税之后,不用经常奔波于税务局与公司之间让他节省了许多时间与成本,提高了办事效率。
为推动漳州智慧城市的建设,漳州市市监局大力推动智慧监管,于2018年底建成具备网络主体管理、网络市场检查、在线电子取证、商标广告监测等功能的网络交易监管服务平台。又打造了更具针对性的业务数据子库,在平台内建立了包括网络餐饮、食品生产、食品流通、特殊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等涵盖全局十几个业务内容的子库,从而实现精准监管、靶向式监管。业务科室通过运用网监平台,检查监测我市食品生产、流通主体的网络经营行为,智能化发现涉嫌食品安全违法违规线索,及时分流给属地单位线上线下核查确认,从而规范我市食品主体的网络经营行为,提高市监局食品安全网络监管水平。
加强信息安全保护
在线办公终究是依托于网络之上的,而网络具有开放性,个人信息与单位信息若存于网上则会有被泄露的风险。若这些信息被泄露并被非法利用,就会造成极其严重的损失。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互联网的普及应用,也出现了对用户信息非法收集、滥用、泄露等问题。不仅是个人和企业用户隐私和权益遭到侵害,特别是一些重要数据甚至流向他国,信息安全威胁已经上升至国家安全层面。因此,提高网络安全意识与保密意识,保护网络信息安全非常重要。
网络信息人人共享,网络安全人人有责。关于个人如何维护网络信息安全的方面,漳州市反诈骗中心民警林芳宇提醒:要为自己的电脑装好杀毒软件与防火墙,实时更新病毒库,并定期为自己的电脑查杀病毒;要健康上网,文明上网,不浏览不良网站或高风险网站,防止病毒木马入侵;要提高防范意识,不轻信陌生来电与陌生人信息,不随意添加陌生人的微信或QQ好友,不向来路不明的应用或组织提供个人信息,不扫来路不明的二维码;如遇疑似骗子冒充友人小号添加自己微信或QQ好友的,请找友人当面核实;企业微信号申请门槛低,权威性不高,当谨防不法分子会利用企业微信进行诈骗;要提高鉴别能力,多学习防范网络诈骗的资料,谨防上当受骗;不要在公共网络上工作或发送私密信息;要有良好的保密意识,坚持涉密不上网,上网不涉密,还要为自己的账户设置足够复杂安全的密码;验证码是资金和信息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不要将其泄露给他人。只有人人都有良好的网络安全意识,积极维护网络信息安全,才能切实维护自身利益,共筑国家信息安全的壁垒。
⊙本报记者 张昊填 文 郑睿宇 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