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试点工作,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我市培育打造一批具有漳州特色、时代特征的社会治理新模式。
●龙文区引进禾康智慧养老项目,创设“四点半学校”,有效破解“老有颐养”“幼有善育”等群众关切的难题。完善社区和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实行节假日办事预约,将服务窗口延伸到群众身边,把党群服务、政务服务送达百姓家门口,打造“居民办事15分钟便利圈”。
●万达商圈组建全市首个商圈党委——万达商圈党委开发“门前三保”APP,商户、消费者将发现的问题进行线上举报,由社区网格员、街道执法部门等进行分级处理,构建起商圈党委统领,社区、商家、居民、物管、部门、消费者“六位一体”的有效管理模式。
●锦绣社区党支部开发运用“智慧芳邻”服务平台,将社区、业主、物业三方纳入智慧社区平台端口,通过“指尖上的社区”为社区治理提速增效。对可立即整改问题,由居民“点单”将问题报上来,物业、社区限时处置反馈,形成闭环;对事关社区整体权益,需要共商共议的问题,由社区“出卷”将方案推出来,线上收集居民意见,启动电子票决,实现居民共商共建、智慧共治的新模式。
●诏安县白洋乡位于诏安县西南部,地处闽粤交界,省际边界线20多公里。为解决交界处“管不了”的治理难题,白洋乡以“网格员+党风监督员”为抓手同广东省联饶镇建立紧密的“共联-商榷-对接”模式,协调完善联防联控机制,定期互通边界管理信息,做到齐心协力,互通有无,形成“平安边界”共治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