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2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9版:教育周刊

不仅是竞技,还要享受体育魅力——

中小学校运会嗨起来

⊙本报记者 戴岚岚 文/供图

整齐的方队,嘹亮的口号,多姿多彩的体育节开幕式演出博得阵阵掌声;矫健的身姿,灵活的步伐,体育健儿们彰显着阳光少年昂扬奋进的精神面貌。近日,漳州各中小学正陆陆续续开展体育节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育赛事,让广大学生在挥汗如雨中感受体育魅力,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深受学生欢迎,掀起一股运动热潮。

把举办体育赛事当作重要任务来抓

“学校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的重要工作。”在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了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性。

漳州市各中小学闻风而动,为了让体育更加丰富有趣,除开齐开足体育课程外,从11月初开始,我市各校利用晴好天气,陆续开展了为期2至5天的运动会。目前,漳州三中、漳州五中、漳州八中、通北中心小学等不少学校正在积极筹备中。

记者发现,今年的运动会,不少学校在名称上改为“体育健康节”或“体育节”。漳州一中正是如此。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的生命健康,重视体育工作,严格落实学校体育课程开设刚性要求,同时强化学校体育教学训练,下大力气办好体育课外活动,把举办体育赛事当作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把运动会称为体育节,也是希望从名称上就让学生加强对‘体育’这个概念的强化,从思想上重视体育。”

学校对体育节的重视,还体现在对运动项目的调整上。在刚刚结束的漳州一中体育健康节,漳州一中初中部就把中考体育考试项目纳入体育健康节的比赛项目,而高中部体育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考虑到高中生每年都要进行体质健康测试,明年的比赛项目也将增加“引体向上”和“仰卧起坐”等项目。通北中心小学以及完小校将于12月17日至18日举行学校运动会。以往由于场地的限制,学校运动会一、二年级的学生是没有参加的。“今年我们将在腾飞校区举行,破除了场地限制,为了让低年级的学生也参与进来,营造全民运动、全校参与的氛围,我们打算把原来的比赛项目进行调整,比如跳高改为立定跳远、1分钟跳绳等。”通北中心小学体育老师杨丽君说。

速度+激情 享受体育魅力

“加油,加油!”比赛场上,运动员拼尽全力,奋力一搏;旁边的啦啦队高扯着嗓门,挥舞着手臂为运动员呐喊助威。火热的场面令人振奋。

场面越热烈,证明活动越受到学生的欢迎。漳州一中体育老师叶清林告诉记者,学生参与体育节的热情高。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加,在举行体育健康节前期,学校就提早下发通知,要求班主任做好宣传动员工作,把比赛项目、比赛要求等详细告之学生,并在学生自愿报名的基础上,根据班级学生的特长做好报名工作。“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都挺高,没有出现哪个比赛项目没有学生报名的情况。”

漳州一中学生高三(12)班的侯泽逸是今年一中西湖校区100米赛跑冠军。“在紧张的训练以及比赛中,我感受到了‘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这种精神对于我们高三学生来说,尤为宝贵,要把这样的精神运用到学习中,努力拼搏。”其实,即使没有比赛,侯泽逸每天也都会花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或是打球或是练平板支撑或是跑步。在他看来,体育运动也是放松的一种方式,能让他精神愉悦。

陈霈晅是漳州市实验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她在学校体育节本年段三级跳远项目中取得第一名的佳绩。“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是平时努力训练的结果,我很开心,我也会继续坚持进行体育锻炼。”陈霈晅满满都是成就感。

采访中,老师对学校举行体育健康节表示大力支持。许多老师表示,体育充满无穷魅力,学生参与体育比赛,不仅让学生锻炼了身体,感受到了在体育锻炼中的快乐,学生有参与感、成就感,也增强了集体荣誉感与凝聚力。“比如,看着自己的同班同学在赛场上挥洒汗水,积极为班集体争夺荣誉,赛场下的同学比他们还着急,嘶声呐喊,奋力摇旗,恨不得跑道上的人换成自己。又如团体赛时,同学们踊跃报名参赛,誓死守护集体荣誉。所以,当体育节闭幕之后会发现,原来班级有这么多可爱的同学,班集体就变得更有凝聚力了。”一老师如是说。

家校配合养成孩子终身运动好习惯

体育节的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叶清林告诉记者,在举行体育健康节前后,一中学生锻炼的人数明显增加许多,一方面是参加比赛的学生需要抓紧时间多练习比赛项目,以期取得好成绩;另一方面是从众心理作用,有些学生虽没有报名参加比赛,但是看到同班同学在练习,就会想要不自己也运动运动,有伴一起练练也不错。在这种思想影响下,来到操场跑步、打球等运动的学生就会越来越多。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体育竞技活动,能让体育锻炼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能让学生从内心真正地喜欢上体育运动,最终养成终身运动的好习惯。”叶清林表示,培养孩子锻炼的习惯很重要,这需要学校和家长协同合作,互相配合,做好家校互动。

市实小一位一年级学生的家长表示,孩子在参加了学校体育节的集体项目跳绳后,对跳绳的兴趣大大增加,现在每天晚上写完作业都会跳15分钟左右。“孩子有这样的变化令人欣喜,已经坚持一个星期了,我希望她能把这个好习惯一直坚持下去,我也会在平时多多督促她,让她每天锻炼,强健体魄。”

相关专家表示,任何的考试、比赛都只是手段,增强青少年体质、培养学生终身运动习惯才是目的,而学生是否能养成终身运动的习惯,学校的课程教育必不可少,但家长的配合也至关重要。只有家长积极配合,加强督促,甚至可以身体力行和孩子一起动起来,在增强体质的同时,还能在体育运动中增进亲子关系,何乐而不为。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