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3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3版:专题

闽南师范大学商学院经济与贸易系主任、教授吴凤娇:

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2019年市委作出了“大抓工业、抓大工业”的战略部署,有力推动了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前,食品工业、装备制造和新材料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全市亿元企业超过100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40家。

但同时也要看到,漳州市产业发展仍存在工业总量偏小、产业结构有待优化、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等短板。

站在“十四五”发展的新起点,漳州高站位提出了打造“创新引领的工业新城”,以实现产业能级的全面跃升。我认为壮大创新型企业主体,就要重视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充分利用大企业的创新能力和资本优势,支持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共建制造业创新中心、共享科研基础设施及大型科研仪器;要聚焦“三大三新”产业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强政策信息、融资促进、管理提升、人才培训等支持;要加快数字赋能企业转型升级,支持龙头企业建立智慧供应链网络、智能工厂,发展服务型制造。

■本报记者 陈铃清 整理

沈昊鹏 摄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