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货币政策总基调是强调“稳字当头、不急转弯”,必须扎实落实稳健而更加灵活精准的货币政策。今年全市金融部门将继续保持信贷投放合理增长,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牵引带动作用,为“大漳州”建设营造适宜的货币环境。今年2月末,全市各项贷款增加了117亿元,同比增长16.37%,增幅排名持续保持全省第一。
接下来,将持续优化信贷结构,紧扣我市“大抓工业、抓大工业”这一主线,撬动更多金融资源投向“三大三新”产业;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努力提高全市制造业贷款占比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推广排污权等权益质押融资产品,加大对低碳产业的支持力度。
同时,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推动金融部门向实体经济让利,实现企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进一步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促进企业“融资快”。为做好“六稳”“六保”,助力“大抓工业,抓大工业”和“大漳州”建设注入金融活水。
■本报记者 陈铃清 整理
沈昊鹏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