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9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4版:社会

一面锦旗

见证蒙汉军民鱼水情

本报讯(黎斌 李蕊蕊 文/图)“医生护士,谢谢你们!”4月26日上午,来自内蒙古通辽市的杨先生,将一面写“把患者当亲人一样对待,职业精神如生命般珍贵”的蒙古语锦旗,送到第909医院消化内科医护人员手里(下图)。据悉,从去年12月起,他三次从内蒙古到漳州接受长达86天的住院治疗,终于将饱受折磨16年的病痛治好了。

杨先生介绍,早在2005年,他被查出患食管憩室并出血、食管气管瘘,当地医生建议手术治疗。因担心手术伤害大、风险高,他放弃手术治疗,转而接受保守治疗。2009年和2011年,由于肺部严重感染,他两次住院进行抗炎、手术修补和食管支架置入等综合治疗,但仍然反复肺部感染。去年9月,杨先生突然出现咳嗽、咳痰,且痰中带血还伴高烧,采取积极治疗后依旧没明显好转。同年12月16日,他才转辗2100多公里,找到第909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张鸣青。

入院后,通过完善检查,医务人员发现杨先生除了食管憩室、食管气管瘘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外,还出现右下肺后基底段动脉瘤、肺炎和肺气肿。针对他的特殊病情,消化内科联合呼吸结核科、医学影像科和肿瘤科开展多学科协作攻关,最终决定分三步来治疗,并制定周密方案。第一次住院时,经无痛胃镜实施了食管支气管瘘修补,接着又在内镜下进行胃造瘘。今年1月12日,在第二次住院时,考虑到杨先生有咳嗽、咳痰和痰中少量带血,医生决定在继续化痰止咳、加强营养促进黏膜愈合的同时,借助无痛胃镜两次对食管憩室和支气管瘘位置进行局部微调,使之更好地适应病情需要。接着,围绕其右下肺后基底段动脉瘤、食管右下叶基底段支气管瘘和肺部感染的情况,医生在皮肺动脉和支气管动脉造影的基础上,进行选择性栓塞手术。4月20日,第三次住院期间,医生使用特殊覆膜食管支架来封闭食管憩室和气管瘘,使前期治疗的稳定性进一步增强,并采取抗感染对症治疗一周,直至杨先生的不适症状消失,从而得以康复出院。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