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新高考,今年政治试卷的题型、结构、题量等会和往年有所不同。高考临近,在最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考生应该如何备考?冲刺阶段应注意哪些问题?
回归课本,构建知识体系
最后阶段复习一定要以课本为基础,特别是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反复滚动式地记忆背诵,按照教材知识脉络熟读课本,依据考点,从正文到辅助文做到“全覆盖”。基础知识包括基本观点、关系、原理、章节结构及其内在联系等内容。要全面掌握所学知识,更要从整体上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上把所学知识做到融会贯通。知识体系构建推荐自己要建立思维导图,自己亲自动手做一遍往往就会融会贯通。
精练习题,及时解惑
最后阶段做题是必要的,适量刷题但不提倡题海战术。政治考试也讲究题感,长时间不练新题会影响对题目的反应和答题正确率。但是刷题一定要注意题目的质量,建议多做一些名校的高考模拟题,或者是省内外各地市的质检题,同时也不能忘了高考真题。在刷题时有什么疑惑,要及时找老师,千万不要觉得自己看了答案大概懂了就不问了。找老师不只是被动地接受讲解,自己要先思考,可以和老师讨论题目,通过讨论往往会有意外的收获。
关注时政,剖析热点
高考政治命题每年都围绕国家和社会热点问题创设情境,所以考生要浏览时政、熟悉热点。复习时政热点要注意事件的发展全过程,不要只背结论。对每一个热点都要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基本思路系统思考整理。
答题要规范,注意解题技巧
我省政治高考只有两种题型。选择题部分要注意抓住“限制词”和“关系词”,明确选择的限制性要求,明确选择的特定指向与要求,要根据选项和题干的逻辑关系做出推断。非选择题解题一定要把握问题情境,获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第一道门槛。解题时要按照设问要求答题,答案要点全覆盖。核心要点要突出,要点之间要有一定的主次先后。用学科术语表达,不可用随意性很强的日常生活用语。答开放性题目要有理有据,考生即使没有把握,也要把自己的观点大胆写出来,一定要运用书本专业语言作答,注意答题的层次结构。
☉本报记者 刘健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