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0多年前,中国是个积贫积弱的国家,经济军事都比不上西方的先进国家,任人宰割、受人欺负。如今,100多年过去了,我国以惊人的速度赶超世界,进入世界一流大国之列,靠的是“落后就要挨打”的危机意识;靠的是一股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劲头!
人也一样,要赢得他人的喝彩,靠的不也是那一股劲吗?
记得,那是初一年的一次数学考试。那一次,我信心满满,志在必得。可是当成绩出来的时候,我盯着试卷上一个又一个大红的叉叉,心情一下跌到了低谷:这怎么可能?数学可是我的强项啊!我不能接受这样的结果,有一段时间,我甚至动了“放弃数学”的念头。于是,我的学习从此停滞不前。我一方面想着赶紧重振旗鼓证明自己,一方面却用各种理由将自己困在原地。我知道,那个时候,我就是一个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父母看出了我的不对劲,他们瞅准了时机,把我叫到跟前:“你还打算要沉沦到什么时候?以前的那个数学压轴题之王哪去了?你就甘心这样被打趴下了吗……”
是啊,我甘心就这样倒下了吗?曾几何时,困扰大多数同学的压轴题在我眼里根本就是小菜一碟,我享受和同学们讨论后找到解题思路的兴奋,更享受被老师夸奖的快意,如今,一次考试,就能让我低头认输了吗?我握紧拳头,咬紧牙关,感觉到一股劲儿正从心底往外冒,仿佛要把我的身体燃烧炸裂:不!我决不能认输!
那股劲儿好像在我身上安营扎寨了,它不断推着我前进。上课时,我目不转睛,奋笔疾书,生怕漏掉哪一个知识点;下课了,我和同学争分夺秒,讨论重点难点。每天早上六点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记数学口诀,晚上认真写作业,不会就问,直到十点才上床睡觉。
“你可以的,相信自己……”父母不断激励着我。
“努力了就是苦一阵子,不努力就是苦一辈子!”校长所训言犹在耳。
那些忙碌焦躁的日子里,他们的话就像汪洋中的灯塔,让我波涛涌动的内心慢慢平静,学习的小船终于归于航道,风帆越扬越高。
日复一日,直到月考前一天,我温习着老师讲的知识,胸中更多了一份沉稳、一份自信。到了学校,我放松心态。考试时我沉着冷静、认真思考,草稿纸也被我用了一张又一张,满满当当,只为满分。考完试,我坐在椅子上,内心从来没有如此迫切地期待成绩公布。
第二天,我看见座位上,我的卷子正中间,鲜红的“100”格外耀眼,我把名字看了一遍又一遍:没错,是我的!我把鲜红的100拿起来一“啵”,“漫卷诗书喜欲狂”,我激动得站不住脚,像一只脱缰的野马在教室里撒欢。
我很兴奋,也很自豪,我知道,是那股劲——那股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劲,激励着我,催我奋进,伴我前行!
(指导老师 李宝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