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 军 文/供图
随着天气的转暖,又是外出运动健身的好时光,但运动伤害可能在你不知不觉中发生了,运动伤害发生率最高的部位是膝关节;还有些患者以为膝关节不好,锻炼锻炼就好了。实际上,相当一部分病患此时锻炼不但不会好,反而会加重,甚至造成严重后果。
膝关节很神奇,它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之一,也是少有的只能在一个方向活动,并且是负重极大的关节之一。但是,膝关节没问题时,人们总爱损耗它;膝关节出问题后,又一步不敢走,过分“呵护”它。其实,保养膝关节应少做伤害性动作、适当运动,并且年轻时就要开始保养了。
春暖后,35岁的孙先生给自己制订了一个锻炼计划:每天晚上用1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走7公里。连续走了几天之后,孙先生的两个膝盖开始肿胀疼痛。他想,刚开始锻炼,腿部不适应,习惯就好了。又坚持了两个多月后,膝盖愈发疼痛,而且肿胀得更加厉害。到医院进行了检查。医生告诉他,膝关节软骨磨损,出现了滑膜炎,需要治疗。
门诊经常遇到年轻人、中老年人自述,走着走着,膝关节就肿了。其实上,这类患者多是不懂科学健身,盲目运动,伤害了膝关节。
关节活动时,主要靠软骨润滑。适当的活动,能增加软骨承受负荷的能力,但过度的运动,实际上对膝关节软骨是一种消耗,易造成磨损。关节的疼痛,主要是和软骨有关,正常人30岁后,软骨就开始退化。有时候,运动不当,走路多了,关节承受能力变差,就可能会出现反应性滑膜炎,出现关节滑膜肿胀、积液等症状。在运动过程中,如果关节突然疼了、肿了,这是身体给你的信号,告诉你该休息了,而不是再坚持运动。这时最好及时就诊,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有些人可能休息上3-5天,或者用一点药,很快就好了。但有些人发现膝关节疼,还是坚持运动,滑膜炎耽误了很长时间,反复出现关节腔积液,治疗控制起来就比较困难了。
自打查出患有“三高”,赵老太就变成了运动达人。她每天腰里别着计步器,绕着小区快走,每天至少走1万步。可是每次她没走多久,都觉得腿疼。坚持了三个多月,赵老太的膝盖疼得实在受不了了,不得不到医院检查,才发现她的膝盖软骨层基本上磨没了,必须置换膝关节。
其实,从保护膝关节的角度来看,不建议老人进行爬山、爬楼梯和暴走的运动方式,膝关节的负荷随人体的运动和步态方式有很大的变化,膝关节站立位的静态受力为体重的0.43倍,而行走时可达体重的3.02倍,爬山时则是体重的4-6倍,最费髌骨股骨关节。上下楼梯时,膝盖的负重大约是体重的3-4倍。
有些老年人现在坚持每天大运动量走路,虽然走时膝关节的负荷要比上下楼和登山时的负荷小,但有些人走上一年半载也会觉得腿难以承受。另外,跑步运动虽然锻炼肌肉,但对膝关节软骨是一种冲击,更适合中青年人,不太适合老年人。
关节软骨损伤不可逆,膝关节要用,更要“省”着用,从年轻时就要注意保护:
1.控制体重。对于比较胖的人来说,减轻体重,就能极大减少对负重关节的负担,降低磨损。
2.规律锻炼。对关节最健康的运动方案是:运动前热身10分钟,每天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每周不少于5天。最好的锻炼方式是骑车、游泳等。
3.合理补钙。尤其是40岁以上的女性。当骨质疏松时,关节容易患病。避免膝关节负重太多。长期需下蹲干活的人,坐个矮凳子;久站不动的人,要刻意动一动。
4.膝盖受伤后要正规治疗。膝关节结构复杂,伤情也复杂,但无论是软骨伤、半月板伤还是韧带伤,不及时处理都会有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