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7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6版:网事

“网红餐厅”充斥朋友圈 能否控制“舌尖安全”?

贤和庄漳州天下广场店

日前,“胖哥俩”这家以“食材新鲜”作为核心卖点的网红餐厅,被曝光其北京两家门店存在着大量使用过期食材、隔夜死蟹充当活蟹卖等诸多问题。很快,品牌方发布致歉声明,称已对涉事门店进行停业整顿。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也立案调查。

而这并不是第一家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网红餐厅”。早前,有视频曝光艺人郑恺经营的火锅店“火凤祥鲜货火锅”存在售卖变质食材、生菜回收重复使用、卤汤发酸等问题;也有曝光称网红奶茶店“奈雪的茶”北京西单大悦城店、长安商场店出现“地面有蟑螂”“用发黑芒果”“生产标签标识错误”等问题。网红店缘何频频翻车?

“网红餐厅”初养成

“今天聚餐吃什么?让我打开‘小红书’看看有啥推荐。”如今,外出就餐前先看看各大平台或自媒体账号推荐成为一种解决“选择困难症”的新方式。如此一来,便催生出了一批因在短时间内“爆红”而大排长龙的“网红餐厅”。

“那天刷手机,看到‘胖哥俩’漳州店排了好长的队,想着这么多人肯定好吃,今天也来试试。”正在市区天虹门店排队的市民小何告诉记者,“以前也听说过这个品牌,终于开到漳州来,总要来拍照打卡一下。”而针对此前其他城市门店出现的该品牌负面新闻,小何则表示“应该是个例,暂不担心漳州新店会有此类情况”。

漳州美食达人“西瓜皮很痒”从今年起开始在其短视频账号上推荐本地美食,对于“网红餐厅”的推荐,他也格外谨慎。“餐饮千人千味,同样的产品会有很多不同的声音,只有我们自己认可了,才能发自内心地为大家做推荐。”他说,“在推荐商户前,我们会先对品牌、环境及顾客口碑做初步了解,并亲身试过觉得优质的才会列入推荐。”

“网络时代,资讯的传播还是非常快的。因为视频发布面向全国,评论区的确也会有负面声音出现,即便可能出问题的不是同城门店,大家也会不自觉形成代入感。”针对部分“网红餐厅”出现负面新闻问题,“西瓜皮很痒”表示,“遇到此类情况我们会第一时间向本地门店了解情况,确认我们所推荐的商家是否存在相关问题。所幸截至目前,我们推荐的这些‘网红品牌’漳州门店均未遇到异常情况,一些负面消息我想主要还是其他城市门店的单店个例。”

网红品牌强自律

装修安全、食材质疑、倒闭风波等负面新闻令“贤和庄”这个由明星效应起家的“网红餐厅”在近段时间上了好几回热搜榜,这些发生在异地门店的事件对漳州本地门店影响大吗?记者选在周五的晚餐时段来到“贤和庄”漳州天下广场店,店内两层楼座位上座率大概在七八成。

“影响肯定是有的,但并不明显。在晚间或周末我们门店的上客率还是不错。”在谈到此前网络上关于品牌的负面新闻时,该门店负责人方先生说,“那是部分门店存在的问题,我们店有足够的自信接受客户及相关部门的监督。哪怕早前出现过部分顾客对门店卫生状况的恶意投诉,我们在接受相关部门突击检查时,也能及时提供卫生情况、进货渠道等相关资质,也均未出现问题。”

业内人士也指出:“网红餐厅”想要长期保持热度,持续获得消费者的信赖,必须在做好品牌宣传的同时,在打造核心产品、提高服务质量、确保食品安全上下功夫。

“作为常规工作之一,我们必须定期将运营及卫生情况的相关报表上报品牌总部,也接受品牌方的监督管理。”方先生补充道,“由于有些食材必须从本地采购,我们对自身要求也更高,特别重视渠道的把控。同时,我们也常建议顾客将点单消费后所剩食材打包带走,既不浪费又可避免产生‘被回收再利用’的误会。”

监管部门严监管

业内人士认为,餐饮服务单位的后厨环境卫生、进货查验、人员健康管理、餐具清洗消毒等涉及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都和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直接关乎每一个用餐者的饮食安全。于是对包括“网红餐厅”在内的餐饮服务单位都要加强日常监督,坚决堵塞漏洞、防患于未然。

记者了解到,芗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于近期组织开展了“点题整治”网络餐饮专项整治行动,对辖区部分人气较高的奶茶店、“网红餐厅”开展突击检查。

“检查重点在于其持证情况、经营项目、加工和经营场所环境卫生,从业人员健康和个人卫生管理、原料进货查验制度、设施设备、餐具清洗消毒、是否落实餐饮佩戴口罩法规等项目。对于在现场检查发现的‘脏乱差’问题店家,责令限期整改。”芗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道,“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对群众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管工作,同时也邀请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监督,你我同查,营造食品安全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网红餐厅”的名头来之不易,需花费更多精力维护品牌效益,而这些精力不只要花费在品牌包装上,更应注重安全与品质这些实打实的“硬件”维护,方能抵御“昙花一现”,保障长久经营。

☉本报记者 李 伟 文/图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