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1-8月全国新能源车零售147.9万辆,同比增长202.1%。如今,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人越来越多,但专门针对新能源汽车的保险服务却还未跟上。不少新能源汽车车主表示,目前买的车险,沿用的是传统燃油车的车险条款和费率,但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在动力系统等各方面有很大不同,理赔时容易出现争议。
近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了《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2021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或将为广大新能源汽车车主带来专属保障。
◆三电系统将纳入保障范围
记者走访市区多家保险公司了解到,目前保险公司还没有推出针对新能源汽车的车险,沿用的是传统燃油车的车险条款和费率,但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在动力系统等各方面有很大不同,理赔时容易出现争议。
在此次的《征求意见稿》中,新能源汽车的“心脏”三电系统被纳入保障范围,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的保障范围包括车身、电池及储能系统、电机及驱动系统、其他控制系统、其他所有出厂时的设备等,并涵盖车辆行驶、停放、充电及作业全过程。针对自燃等问题,《征求意见稿》也提到,保险期间内,被保险人或被保险新能源汽车驾驶人在使用被保险新能源汽车过程中,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含起火燃烧)造成被保险新能源汽车下列设备的直接损失,且不属于免除保险人责任的范围,保险人依照本保险合同的约定负责赔偿。
《征求意见稿》也对新能源汽车的概念进行了明确定义,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所保障的新能源汽车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行驶,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履带式车辆和其他运载工具,但不包括摩托车、拖拉机、特种车。也就是说,无论是特斯拉、蔚来这样的纯电动汽车,还是其他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都适用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所保障。
◆量身定制多项附加险
除了主险保障范围扩容外,《征求意见稿》也根据新能源汽车特点量身定制了6项附加险,分别是附加外部电网故障损失险、附加自用充电桩损失保险、附加自用充电桩责任保险、附加智能辅助驾驶软件损失补偿险、附加火灾事故限额翻倍险、附加新能源汽车增值服务特约条款。
此外,投保新能源汽车损失保险、新能源汽车第三者责任保险、新能源汽车车上人员责任保险的,可相应投保附加绝对免赔率特约条款、附加车轮单独损失险、附加新增加设备损失险、附加车身划痕损失险、附加修理期间费用补偿险、附加车上货物责任险、附加精神损害抚慰金责任险、附加法定节假日限额翻倍险、附加医保外医疗费用责任险等。
同时,《征求意见稿》也明确,主险包括新能源汽车损失保险、新能源汽车第三者责任保险、新能源汽车车上人员责任保险共三个独立的险种,投保人可以选择投保全部险种,也可以选择投保其中部分险种。保险人依照本保险合同的约定,按照承保险种分别承担保险责任。附加险不能独立投保。附加险条款与主险条款相抵触的,以附加险条款为准,附加险条款未尽之处,以主险条款为准。
◆未来保费会降吗?
购置新能源汽车有补贴,不少新能源车补贴后价格并不高,但保险公司对新能源汽车的车险收费基本是按照补贴前的原价来计算的。新能源汽车车主林先生说道:“我几年前就买了知豆电动汽车,当时原价15.88万元,补贴后实际成交价5.88万元。而保费则是以15.88万元来算,保费与同价格的燃油车差不多,感觉不划算。”那未来新能源车“专属车险”的保费会降吗?
《征求意见稿》提到,新能源车险的折旧率根据燃料类型分为纯电动新能源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与燃料电池新能源汽车。以9座以下家庭自用车和非营业客车为例,纯电动新能源汽车的折旧系数根据价格不同分为4档,在0.68%~0.82%,价格越低,折旧越快;而插电式混合动力与燃料电池新能源汽车所有价格区间的折旧系数均为0.63%。相比传统车险0.6%的折旧率,新能源汽车的折旧率均高于传统燃油车。
业内人士解释,车辆的实际价值=新车购置价-折旧金额,折旧金额=投保时的新车购置价×被保险机动车已使用月数×月折旧率。这意味着,折旧率越高,同一辆车相应保费基数逐年递减就更明显。也就是说,第一年以新车价值20万元为基数来计算保费,假如第二年扣除折旧金额,计算出的车辆价值是18.1万元,第二年就按18.1万元来计算保费。
业内人士分析,虽然新车购置价和折旧系数都是确定保费的重要参考,但最终保费的升降还得看具体费率情况。总的来说,新条款的推出对于新能源车市场来说是利大于弊的。
■本报记者 闫 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