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4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5版:财经

低碳消费有奖励也能做公益

金融业花式出招 鼓励绿色消费

加入“蚂蚁森林”公益行动,步行、在线缴纳水电燃费用等均可获得“绿色能量”。 闫 锴 供图

为响应绿色金融发展与促进“3060”双碳目标实现,日前,中国银联发布银联绿色低碳主题卡产品。据悉,银联绿色低碳主题卡包含企业版及个人版两套卡产品体系。其中,个人版银联绿色低碳主题卡构建了银联绿色低碳积分体系,结合持卡人在银联系统的绿色消费行为,计算个人碳减排量,并配置相应权益,以娱乐互动和动态回馈的机制,引导用户践行绿色低碳生活。

低碳消费有奖励也能做公益

浦发银行率先响应,以“低碳生活,绿建未来”为主题,推出绿色低碳主题信用卡产品,该卡围绕绿色低碳设计理念,卡面加入绿色与地球等环保主题元素;卡基采用环保材质PET,降解后形成水和二氧化碳,减小了传统PVC卡片废弃后对于环境的影响。在卡片权益方面,浦发信用卡打造多重开卡绿色好礼,即日起至12月31日,申请浦发银联绿色低碳主题信用卡的新客户,于核卡之日起30天内完成任意一笔合格消费,可享面值100元的小浦消费券一张,可享小浦惠花平台多项超值优惠;即日起至9月30日,持卡人每月在全国指定城市,以云闪付乘车码、云闪付消费码等指定方式绑定该卡乘公交或地铁时,每笔乘车交易可获得1元刷卡金,每月最高可优惠10笔。此外,浦发信用卡还推出节能减排新能源购车优惠。

记者了解到,其实早在2010年,兴业银行就曾推出中国低碳信用卡绿叶版,通过建立“兴业银行个人购碳绿色档案”系统,实现个人低碳交易记录的可追溯可查询,鼓励持卡人积极参与碳减排,倡导低碳生活。日前,兴业银行还联合海峡资源环境交易中心发起的“兴公益”减碳行动。参与行动的用户可以在平台上购买抵消自己一天、一周甚至一年所产生的碳排放量,这些碳排放量将由海峡资源环境交易中心通过具体生态项目的建设完成抵消。完成“减碳”行动后,平台将颁发“减碳公益行动证书”。

不仅商业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也早早布局低碳消费。2016年8月,支付宝公益板块正式推出“蚂蚁森林”,用户登录支付宝,加入“蚂蚁森林”公益行动,就可获得虚拟树苗一棵,步行、公共交通出行、在线缴纳水电燃费用、网络购票等行为节省的碳排放量,将被计算为虚拟的“绿色能量”,用来养大这棵虚拟树苗。虚拟树长成后,支付宝“蚂蚁森林”就会在地球上种下一棵真树,或守护相应面积的保护地,以激励用户的低碳环保行为。

绿色金融理财产品值得期待

近年来,我国公募基金行业也陆续推出一系列以低碳、绿色、环保为卖点的ESG基金产品。据9月4日发布的《ESG基金:国际实践与中国体系构建》报告显示,根据上市公司的ESG评价情况和基金产品的ESG评分,可将基金产品分为“深绿”“浅绿”和“其他”三种类型。相比普通基金,ESG基金在收益方面具有优势,其中浅绿基金收益率高于深绿基金,二者的平均收益率又高于其他基金;从时间期限来看,绿色基金比非绿色基金12个月的收益率高5%左右,两年期收益率高6%左右,三年期收益率高7%左右。

此外,银行及理财子公司也正加快绿色、环保主题理财产品的发行。如中国银行推出的“中银智富ESG指数(开放式)”,光大银行推出的“阳光红ESG行业精选”,华夏银行推出的“龙盈固定收益类ESG理念理财产品01号”等。收益方面,目前银行及理财子公司ESG产品的投资性质主要为固定收益类,以光大理财的“阳光红ESG行业精选”为例,近3个月净值增长率超15%,遥遥领先其他理财子公司权益类公募产品。

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银行及理财子公司共发行ESG产品19只,较2020年同期发行的5只,发行数量增加近三倍。业内人士提醒,ESG投资理念愈发火热,“漂绿行为”也随之出现,如部分产品冠以“ESG、碳中和”的标签,但其实际投资标的与宣传内容相差甚远。因此投资者要擦亮双眼,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产品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量。

■本报记者 闫 锴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