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筑梦于乡野中,奋斗于山海间。
今年以来,漳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方面内容,积极在全市开展乡村振兴“串点连线成片”工作,策划打造36条精品线路,以点带面更好促进资源整合、产村融合、业态升级,引领辐射带动全市乡村全面振兴。
一线一规划、一线一主题,一线一特色……如今,一条条精品线路,蜿蜒在乡间田头,连接一个个村庄,把原有的散落在乡村的景点和亮点串点成线、连线成面,着力串出生态宜居的“风景线”、产业兴旺的“振兴线”。
整体谋划 乡村振兴“串点连线成片”
“太刺激了。”日前,游客晓霞带着孩子在霞贯金鸡山生态旅游景区体验悬崖秋千、水上竞技、急速滑草等项目,“跟着线路走,打算前往江畔家庭农场体验水果采摘乐趣,然后再去霞贯石楼群、东溪农场,一天的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
晓霞口中的线路即是龙文郭坑镇洛滨东溪线。沿着这条路线一路行进,途经洛滨村、扶摇村、汐浦村、口社村、东溪农场等5个村庄,从地图上看,该线将郭坑镇的九龙江北溪江滨、马洋溪溪谷、森林山地、田园农场等自然生态景观和风景名胜、历史古迹、美丽乡村、旧民居等原有自然人文资源“串点、连线、成片”,吃、住、娱、农、旅全链条齐备。
一度沉寂的“铁路大镇”因此再度热闹了起来,而这与当下漳州正在大力推进乡村振兴“串点连线成片”工作密不可分。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把“串点连线成片”工作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的有效模式,策划打造36条“串点连线成片”精品线路,涵盖全市15个县(区)的54个乡镇121个行政村,每条线路都策划生成一批产业发展、环境整治、公共服务项目。
乡村的建设,最忌散乱。“如何做好‘串点连线成片’精品线路这项工作?我们坚持整体谋划、建立机制、压茬推进。”市委乡村振兴办负责人说。
突出高位谋划,坚持规划先行。把推进乡村振兴行动纳入“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年”竞赛内容,专门制定全市乡村振兴“串点连线成片”工作方案,将发展定位、实现路径、建设指标等与当地“十四五”发展规划有机衔接。目前,全市1604个行政村、117个乡镇已全部完成“一村一方案”“一镇一计划”的编制工作;突出精品意识,按照“点上出精品,线上有美景,一线一特色”的总体要求,36条精品线路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每条精品线路各具特色。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