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9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10版:文化走廊

⊙郑通和

“尾”可当量词,唐 柳宗元《游黄溪记》:“有鱼数百尾,方来会石下。”《儒林外史》第二七回:“当下鲍家买了一尾鱼。”叶圣陶《城中·前途》:“一尾清炖的鲫鱼,一壶‘陈绍’,其实也算不得放纵无度的享用。”

从引文看,都是用来表示鱼的单位,相当于现在说的“条”。

本地闽南话,“尾”(bbue阳去),义同。如:“这尾鱼,很大尾,很少看见者大尾的土虱。”

本地话,除鱼外,也用于虾,还有蛇、虫等。如:“一盘虾儿有二十外尾。”“这尾蛇是毒蛇。”“树枝顶一尾毛狗儿虫爬来。”“两只鸡儿,抢一尾蚯蚓吃。”

以上动物的量词,本地均用“尾”,而不用“条”。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