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9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11版:读者

电动自行车莫进电梯 防患于未“燃”

杨 靖 画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自燃事件频频发生。对于电动自行车能否进电梯?是什么原因导致电动自行车自燃?该如何防范电动自行车火灾?遭遇电动自行车起火该如何正确逃生?一系列话题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

为了解答读者疑问,记者采访了漳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带读者了解杜绝电动自行车进电梯的必要性。

电动自行车能否进电梯?

市民声音不一

“新闻上时常有报道电动自行车起火事故,看得我心惊胆战。电动自行车进楼太危险了,这是威胁到生命安全的事。”读者黄佳薇居住的居民楼高30层,消防安全是重中之重,她说,“我认为市民都应引以为戒,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我看相关视频,电动自行车如果在电梯内起火,往往一瞬间会点燃整个电梯厢,人们想逃都没处逃。”读者苏琪是禁止电动自行车进电梯的坚定支持者,她说,“电动自行车体积大,难免撞击电梯门、内壁和安全触板,容易引发电梯故障。电梯空间有限,电动自行车占了电梯大半空间,严重影响他人乘坐,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

“虽然单元门口和电梯内都贴有‘禁止电动自行车进入’的标志提醒,但有些业主仍然不自觉。”读者曾高涵告诉记者,以前他曾见到有居民把电动自行车推进电梯,停到自家门口,并且为了方便,还从家里拉了一个插座出来充电。“但好在这一现象近段时间没再出现了,否则我会第一时间制止。”曾高涵表示。

虽说电动自行车进楼存在安全隐患,但也有读者存在不同看法。读者陈先生表示:“电梯是公共设施,我是业主我有权使用。电动自行车上楼,可以防盗,充电更方便,还可以避免风吹雨淋日晒。”

关于电动自行车

这些安全知识你应该知道

记者从市消防救援支队获悉,目前,市面上最常见的电动自行车主要分为两种:使用铅酸电池和使用锂电池。无论哪种电动自行车,都存在较高的火灾风险。数据显示,有80%的电动自行车火灾是在充电时发生的,其中超过一半的电动自行车火灾,发生在夜间充电过程中。而90%的电动自行车起火致人伤亡案例,发生在门厅、过道以及楼梯间。

据介绍,一般来说,电动自行车自燃主要是由于线路破损、擅自改装、超出使用年限以及线路短路等原因。电动自行车引发火灾会带来什么可怕的后果呢?短路产生火花后,火焰温度为130度,30秒后火焰温度升到310度,此时室温达到120度,有毒气体覆盖整个房间,2分钟后火焰温度升到680度,电动自行车其他塑料件被引燃,室温达到180度至220度,3分30秒后整个电动自行车被火焰包裹,温度达到1200度,房间内的温度也超过660度,其中产生的高温毒烟比明火更为致命。

为防范电动自行车火灾,市民们应该怎么做呢?据介绍,应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充电器、电池定期保养;不擅自改装;严禁停放在楼梯间、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处;严禁在楼道、楼梯间等地为电动自行车充电;气温高时,尽量不要长时间连续使用电动自行车。

此外,应牢记电动自行车充电“五不原则”:不要长时间给电动自行车蓄电池充电,及时更换老化电池;不要私自改装电动自行车电池和线路;不要拆除电动自行车的限速装置;不要贪图便宜购买劣质充电器;不要在楼梯间、过道或房间等室内环境充电。

遭遇电动自行车火灾时,如何正确逃生?电动自行车火灾发生后,应遵循“小火快跑,大火关门”的原则。当大火从楼下往上蔓延时,可以用湿毛巾、湿衣物等堵住门缝,阻挡烟气进入,争取逃生时间。实验显示,一旦遭遇电动自行车火灾,不要盲目逃生,而是要最大限度地避免吸入有毒烟气,在安全的地方躲避等待救援。

电动自行车起火,应该如何扑救?市消防救援支队工作人员表示,应第一时间切断电闸,防止触电、漏电事故发生;使用ABC干粉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在附近没有灭火器的情况下,电动自行车起火,也可以使用干沙子,泼撒在起火点进行灭火。如果火势紧急,难以控制,要迅速拨打119报警电话寻求救援。

既要有法律的约束

也要强化安全意识

《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自2021年8月1日起施行了,给无视公共安全而违规停放电动自行车的陋习,套上了法律的“紧箍咒”。

其中规定,禁止在高层民用建筑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鼓励在高层住宅小区内设置电动自行车集中存放和充电的场所。电动自行车存放、充电场所应当独立设置,并与高层民用建筑保持安全距离;确需设置在高层民用建筑内的,应当与该建筑的其他部分进行防火分隔。电动自行车存放、充电场所应当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充电设施应当具备充满自动断电功能。

值得关注的是,第四十七条明确,违反本规定,在高层民用建筑的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拒不改正的,由消防救援机构责令改正,对经营性单位和个人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对非经营性单位和个人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正式施行,包括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在内的七项消防违规行为,都将面临最高一万元的处罚。

市消防救援支队提醒广大市民:电动自行车虽小,起火危害却很大。防范电动自行车可能燃爆引发的安全事故,严肃法律责任的追究之外,市民们应该补齐电动自行车相关安全知识,并自觉遵守相关规定,养成公共安全第一的文明用车习惯,如此才能够真正实现标本兼治,防患于未“燃”。此外,市民对身边的亲戚朋友还应该发挥监督的作用,善意的劝阻可能避免一场灾难。

■记 者 俞映云

通讯员 王春旺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