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09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6版:旅游

一片人文自然交融的绿色蕉海

漳州金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汪冕表示,林语堂文化园自2012年建设以来,先后投入12700多万元,逐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景区。近年来,在芗城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林语堂文化园依托丰富的人文和生态资源,以完善旅游服务功能、加速旅游产业化进程为重点,加快推进旅游景点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林语堂文化园A级景区创建工作。

汪冕说:“我们在创建工作中严格要求,全面加强景区软硬件建设,取得良好的成效。根据存在问题与责任分工,确定几个整改方向,并持续发力,取得良好的成效。”

说到文化园的升级,不得不提三个“旅游+”——

首先,“旅游+文化”,以“文旅融合”打造品牌效益。林语堂文化园依托林语堂这一世界著名文化大师的IP,以语堂祖籍地和林语堂纪念馆、天宝林语堂故居等景点,带领游客进一步了解林语堂先生的生平和成就,弘扬先生的人文精神和爱国情怀,吸引海内外各地游客前来感受文学大师的魅力。

其次,“旅游+农业”,以“天宝香蕉”地理标志产品打造独特的产业链。依托“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理念,创新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业态,促进产业发展,提升旅游体验。

最后,“旅游+生态”,以“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打造绿色、可循环生态景区。以有特色的香蕉生产基地为主要景观,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准则,并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采取生态友好方式,开展的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并获得心身愉悦的旅游方式。

绿浪层叠,蕉园尽处,林语堂先生的雕像立于纪念馆前。中国式长衫,西式皮鞋,右手烟斗,目视远方,雕像寓意林语堂“较东西文化,写宇宙文章;传东方智慧,论生活艺术”的一生。岁月如梭逝,这位幽默大师终怀归根之恋。立于山丘之上,隔着薄雾,望着咫尺天涯的大陆。

这份意境和情怀,尽在芗城区林语堂文化园景区。

■本报记者 张 晗

通 讯 员 张晓红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