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4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9版:教育周刊

林书琪:

不要因为意气用事 放弃任何一个科目

林书琪近照

“放松心态,不是什么大事。”回望高考,林书琪笑笑总结说。

林书琪就读于厦大附中六年一贯制。在初中阶段,因为没有中考的压力,林书琪不是很重视成绩,成绩处于中等。“课内学习主要是跟着各科任老师的进度来,课外喜欢和同学们一起打篮球、踢足球、打羽毛球等,因为对声音的喜爱,在初一时加入了学校广播站,这些都为我以后几年的人际交往、身体和心理素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高一,却是林书琪学习生涯的一段“黑历史”。“上高一时,对高考改革略有耳闻,当时因为对化学的厌恶,铁了心一定不选化学,高一时没有跟紧化学老师的进度,可以说在化学这个科目上荒废了一年,这对于后期的我负面影响巨大。”林书琪说。

在高二选科时,林书琪却陷入了纠结:如果选择原定科目物生政,就意味着要放弃已经共处四年的老师同学,去适应一个新环境;如果选择物化生,则意味着要在化学这个科目上花费比他人多得多的努力才可能跟上老师的进度。衡量利弊,林书琪选择后者。

高二年对林书琪来说,是具有挑战性的一年,因为她除了要应对物理学科难度提升问题,做好广播站站长日常工作外,还必须找时间恶补落下的化学。“我从最基础的知识点学起,不懂的就问同学,很感谢我的同学,大多数都很热情、愿意教我,但也有小部分比较大大咧咧的同学,嘲笑我怎么连最基础的也不会。这让我的心理得到了磨炼,一方面我在经受他人嘲笑过后还能继续追问,让我心理更强大;另一方面,也使我有些自卑。”

经过努力,林书琪的化学成绩也慢慢补了上来。“每看完一章之后,我会盖上书本,复述本章出现的概念,一本书学完之后,将各章的知识点串联,可以做个思维导图,加上买适合自己的教辅做题,提高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在高二那年总算把化学基础补上了。”

高三进入复习阶段,林书琪感受到了压迫感:“高考原来离我这么近。”那段时间,林书琪要求自己做到抓紧每分每秒:在洗衣服时回想今天上课老师传授的知识点,在中午排队等饭过程中和舍友讨论最后一节课某个没搞明白的物理模型。这中间,家人给予了她很大的支持。“高三的几次考试成绩都很不理想,我经常觉得愧对于大家的期盼,但妈妈还是会每周给我做好吃的饭菜,哥哥也会常常在电话里鼓励我,不要太在意成绩。他们的鼓励,让我逐渐不为成绩的起伏而喜悲,我又回归到那个不注重排名的我。因为我明白,学习不是为了某一次考试,也不是为了面子,而是为了满足我的好奇,为了能在我一无所有时支撑我成长。”林书琪说,后面考试她则更关注错在哪里或是考试时卡顿的知识点,脚踏实地地搞懂。“这类错题我会剪下来,装在一个小盒子里,每周像抽奖一样定期检查我是否遗忘。”

“考前一定要对自己充满信心。”林书琪说:“我的语文老师在最后一堂课的时候嘱咐我们:‘要把自己想得很厉害,考场上的每道题都会。’他的话对我起到了极大的激励作用,使我高考语文获得了高分数。”虽然高考化学并没有发挥得很好,成绩跟平时模考差不多,但总算没有拖后腿。

经历过化学一事,林书琪想告诉学弟学妹,千万不要因为意气用事,放弃任何一科目。选科建议还是要选择擅长的科目,这会提高自信心;如果成绩不相上下,建议选择学习氛围好的班级;如果有非读不可的大学专业,建议按照理想院校的专业选科要求选择。“一旦选择,无需反悔,努力会迎来好结果。”

目前,林书琪在中央财经大学就读金融专业。“大学是一个更需要自我驱动力的地方,班级氛围远远比不上初高中,没有统一坚定的目标导致很多人的大学都在浑浑噩噩中度过。而我担任班级团支书、副班长和心理委员,同时社团也会定期发配任务,繁重的工作量远大于高中担任过的任何一项职务,使我很难专心学业,上半学年学业成绩不是很满意。”因此,林书琪给自己制定了新年规划:一是希望可以真正为学而学,静下心来,撇去浮躁,重拾学习的乐趣;二是坚持锻炼;三是培养一项兴趣爱好;四是每日输入10页书籍;五是每日输出500~1000字。

☉本报记者 陈晓云 文/供图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