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4 < 上一版 返回首页
第12版:教育周刊

我们的春节

龙海区实验小学西湖校区 六年二班 林煜棋

“万象更新入诗画,一元复始庆新年。”伴随着新年的钟声,一年一度的春节即将亮相。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好好品味一下吧!

腊月廿三,是盼年的第一站,也是春节的“彩排”,故而,人们也称之为“小年”。这一天早上,家家祭灶王爷。只见妈妈早早地起床,在灶王爷的神像面前摆好了各种各样的供品。紧接着,妈妈拈了一炷香,虔诚地祈祷着:“灶王爷啊,灶王爷啊……”祈祷后,妈妈手中捧着一沓寿金、纸马,朝灶王爷拜了拜。随后将寿金、纸马焚化,美其名曰:送灶王上天。这一天,整个小区都浸在烧香蜡纸马的香气里。真是:家家顶礼烧香去,欢送灶王爷上天!

过后,一向好奇的我百思不得其解地问道:“妈妈,为什么祭灶王爷时要放糖在前面供着呢?”“这天,灶王爷要上天做客,并向玉帝汇报家家户户的情况。用糖让灶王爷先尝点甜头,就能够在玉帝面前多说些好话。同时,也希望灶王爷能带来点好运气,让你健康成长,学习更上一层楼啊!”听了妈妈的话,我既震惊又感动。

过了廿三,大家就更忙了,毕竟春节眨眼就到了。在除夕之前,扫房、贴春联等一系列的事情陆续在春节这个大舞台上演。人们还得在除夕之前买好琳琅满目的年货。街上更是人山人海,处处排着两条“长龙”。家里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海鲜“光临”:只见肥壮的龙虾得意扬扬地翘着尾巴,仿佛在说:“家中的海鲜之首非我不可!”一条巨大的桂花鱼凭借着“野生”的身份,也在努力地与龙虾“争宠”。毛蟹们更是不甘示弱,奋力挥舞着两只大钳子,一副不服气的样子……

随着除夕的到来,一年一度的春节也随之“亮相”。家家赶作年菜,那才真是香飘十里,令人不禁垂涎欲滴!长寿面、桂花鱼、竹笋炒肉、斑节虾等尽皆登场,那鲜味顿时勾起了我胃里的小馋虫。“香不香啊?”“香!”“那待会儿可得慢慢吃,尽量多吃一些。”“好,没问题。今天我一定要吃三碗。不,是三碗半……”……饭香菜美,再加上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团圆的快乐,形成了一种微妙的感受。人们把它叫做年味。

元旦与除夕的光景截然不同:除夕,家家欢声笑语,好不热闹;元旦,人们都出去游玩了,街上反而显得格外冷清。

饭后,电子炮开始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炮声日夜不绝,家家灯火通明。有句话说得好:“除夕噼里啪啦大笑着走来,又噼里啪啦大笑离去。”真是“欢欢喜喜辞旧岁,高高兴兴迎新年”。

第二天一早,人们穿新衣,拿红包,到亲戚、朋友家拜年。大年初五要祭财神,多数的铺户在初五初六就开始张罗买卖了。到了正月初八,要给全家人祈福。多种活动排满日程,各样风俗接连上映。

一眨眼,元宵也走上了春节这个大舞台。元宵之夜,明月当空,像一个玉盘嵌在蓝色的天幕中。下面,一个个红灯笼挂满街头,整条大街像是举行着一场隆重的盛事,人简直厚得像一堵墙:有的人正优哉游哉地看着;有的人瞪着一双大大的眼睛,赞不绝口;有的人像欣赏作品般呆呆地站着,已经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那谈论声、赞叹声、欢笑声,响成一片。真的是:街市灯如昼,游人如织,欢笑满街!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即使不去看灯,家中照样精彩!“嗯,真香啊!”新鲜的牡蛎一上桌,再加上面线的绝妙搭配,顿时让家中的人口水直流。大海小鲜与陆地美味的搭配,同时也打开了海鲜风味的另一扇独特的大门。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春节的脚步逐渐离我们远去。人们或许难以收藏一缕清风或一片雪花,但人们却愿意把一去不返的时间以某种味道的形式固着。这是我一生都无法忘记的味道,人们把它称作:家乡年味。

(指导老师 刘彩梅)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