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市区东西向的交通主干道,胜利路车流量大,行人及电动车出行密集,是许多市民每日出行必经之路。“最怕下雨天走这条路,都摔了好多次了。”黄志鑫每日上班必经胜利路,他告诉记者,该路段的人行道路面铺设砖材为花岗岩石板,雨天骑电瓶车通过时如果急刹车特别容易打滑。
“人行道路面容易积水,每次路过时总感觉路面脏脏的。雨天通行,衣服和鞋子还常常会溅到污水,环卫工人清扫工作量也会增加。”说起胜利路人行道现状,市民徐晶晶颇感无奈。
走访中,不少市民反映,除了路面打滑,部分路段还缺少交通引导标识,存在行人和电动车交织混行等问题,通行舒适性差且存在安全隐患。路段沿线的树池高于人行道,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空间浪费。
“其实我们也曾采用过火烧荔枝面板材进行铺装,但是防滑效果并不理想,加上电动车骑行速度快、轮胎小且防滑性差,雨天在变速刹车时易滑倒的问题依旧存在。”市市政工程中心主任苏群勇告诉记者,早在2009年6月,我市就针对胜利路车辆通行情况,实施了车行道白改黑提升工程,并拓宽了部分路段的机动车道。针对市民反映的该路段人行道问题,市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组织力量开展调研、制定改造方案。在市发改委发文批复同意胜利路(西洋坪路-九龙大道)人行道进行提升改造后,市住建局及时发布了改造设计初步方案,并根据《闽南日报》等媒体官方微信平台上的市民互动留言,积极调整部分改造细节。“我们非常重视市民的意见和建议,尽可能地把大家的诉求吸收到项目设计方案中,最大程度满足市民通行需求。”苏群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