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发现,“刷单”返利诈骗存在以下“套路”:
——专人诱导,社交平台层层转换。记者通过短信提供的微信号,添加所谓“客服”的微信,“客服”确认是其重点发送短信的“目标”后,让记者转到微信企业号“客服”了解“任务”规则并收集记者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收款二维码,随后邀请记者进入社交软件的“任务”发布聊天群。
记者进入下一步后,上一环节的聊天信息就出现了“阅后即焚”,或解散或已被删除好友。“社交平台的层层转换,是为了逃避受害人截图搜集证据,也给警方追踪造成难度。”广西北海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五大队副大队长钟钰发告诉记者。
——返小利获取信任,为大额诈骗做铺垫。记者体验时发现,“刷单”前几单的任务是比较简单的“新手任务”,佣金几元或十几元。频次较快,佣金和本金退还迅速。“给点小钱是为了取得受害者的信任。”林仲文说,“新手任务”做完可以赚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但对一些群体来说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骗子让利的目的是使受害者放松警惕,为下一步诈骗做铺垫。
之后的“进阶任务”,诈骗分子提出缴纳“保证金”或“垫付金”,则可进入下一阶段并按一定比例返利,不缴纳则会被踢出群聊。“‘进阶任务’是引诱受害者到赌博网站或App,买大小、涨跌做任务,一开始也是有小的返利,买一些小单返几块钱。之后客服告诉你有返利更高的任务,比如是20%的返利,但是这种返利高的就需要比较高的投入。”林仲文说,此时真正的大额诈骗就开始了,受害者一旦上钩,投入的资金就没有拿回的可能。
——“任务”限时不能中断。记者在体验过程中发现,大部分“任务”都设置了完成时间,10分钟左右就更新,超过规定时间则拿不到这一单的佣金。“诈骗分子通过任务完成单数来判断参与度和积极性。”钟钰发说,参与度高的就会成为其下一步重点实施诈骗的对象。限时的另外一个目的是不给受害人反应时间,“在诱惑面前很多人还没认真思考就落入诈骗分子的陷阱。”
——订单提现设置重重障碍。在某一单“刷单”返利诈骗中,记者先缴纳了36元的保证金,经过层层诱导下载一个名为“博华资本”的赌博App。完成注册后,记者缴纳的保证金和第一单任务的佣金均已“锁”在这个App里。“客服”让记者按其操作下单“买码”,当记者表示“这是赌博行为”时,对方告知记者现在的数额没有达到提现额度,要想提现必须做更多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