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办公软件日益更新,越来越多的企业、单位开始使用办公软件来进行考勤打卡,给上班族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打卡软件提供了生存的空间。记者在多个电商购物平台搜索“代打卡”,找到不少提供代打卡、代签到服务的网店,上面标注代打卡服务的价格大多在每次30元左右,有的网店销量破万。
(3月26日《法治日报》)
据悉,考勤打卡神器在市面上有不少,名字大同小异,主要针对的是“定位打卡”的考勤打卡方式,核心功能是更改位置信息。如果是WiFi打卡的话,则需要购买插件——定制发射器。有的商家还表示,这些代打卡软件根据办公软件更新而实时更新,“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以应对异常报警的情况出现。
考勤打卡神器看似迎合了某些人的需求,但却是一种非法的存在。因为其本质上是一种黑灰产作弊工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从事非法侵入他人网络、干扰他人网络正常功能、窃取网络数据等危害网络安全的活动。而此前更有因开发虚拟定位打卡软件获刑的典型案例。
对于使用者来讲,此类产品便捷的背后更多的是风险。比如,对方获取手机定位之后,很有可能导致个人隐私的泄露。还比如,在用人单位考勤制度健全的情况下,员工打卡作弊,一则不诚信且违反用人单位考勤管理制度;二则虽形式上完成打卡但实际上没有到岗依然会构成旷工。如此糊弄,既是在糊弄单位,更会使自身的权益无法保障。
市场不能对此类产品包庇。有专家表示,要完善法律,加重对出售打卡神器和提供代打卡服务商家的处罚力度,同时提供支持的电商平台也应该承担连带责任。对于电商平台来讲,应加强对上架产品的审核,对相关商家也应加强监管,谨防打卡神器给用户带来的多重风险。
用人单位也有必要完善相关管理。应加强对员工的诚信教育;同时,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加强打卡管理,比如除了办公软件,也可以使用视频设备对打卡进行确认,杜绝作弊现象的出现。
正如专家表示,在网络平台出售打卡神器、提供代打卡服务的行为侵犯了公司的正常运营,同样属于行政违法行为。故此,相关部门不仅有必要加强此类产品的监管治理,且有必要通过相关案例的警示,提升公众的法律及安全意识,不给此类产品提供可生存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