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9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5版:文化走廊

番仔动拐加少舞

——闽南俗语解读之九十二

⊙张亚清

“番仔动拐加少舞”这句闽南俗语,其“番仔”指洋人,“动拐”系拐杖,“加少舞”即胡乱挥舞,全句为“洋人的拐杖胡乱舞”的意思。由于洋人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与国人不同,他们的行为举止有时显得比较古怪。早时人们看到一些绅士般的洋人经常头戴绅士帽,身着燕尾服,手拿着一根拐杖在街上行走,手中的拐杖不时耍出奇怪的花样,有时又用来指指点点,被称为“弄拐子花”。在戏剧舞台上的洋人也经常出现这种形象,闽南地区便由此产生“番仔动拐加少舞”的俗语,用来形容乱指点、瞎指挥。

在战场上,出征的战士最怕领军的将领“番仔动拐加少舞”,搞瞎指挥。历史上此类事不少:战国时期赵国的赵括靠纸上谈兵搞瞎指挥,害得40万赵军全被秦军活埋;三分时期蜀将马谡死用兵书搞瞎指挥,害得诸葛亮差点陪他当了司马懿的俘虏;唐玄宗靠皇威搞瞎指挥,面对安禄山叛乱,强令手下将领改变战争部署,导致他仓惶出逃,连他宠爱的杨贵妃也吊死在马嵬坡。在和平时期,作为老百姓也最怕官员“番仔动拐加少舞”,政令朝出夕改而不能安居乐业。在中国的历史上,政令朝出夕改最为严重的是王莽篡位后的新朝。王莽为了解决西汉后期土地兼并严重的问题,实行多项改革,包括推行王田制,限制私有土地持有和改革币制等,由于政令繁琐又脱离实际,都无法推行下去,只得变来变去,搞得官员叫苦,百姓遭殃,人心大乱,导致新朝急速灭亡。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当今作为一家之长或一方首长,不论要办什么事,都要深入调查研究,努力克服靠拍脑瓜做决策的毛病,才不会出现“番仔动拐加少舞”的乱象。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