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长假,在顺丰漳州蓝田中转场的重货处理区,一批快递刚刚转移至此,运作员黄永聪穿上防护服,背着50多斤的消杀桶,对快递进行消杀。“卸车时,这些快递已经消杀过一遍,在这里还会进行二次消杀,确保每一件快递都消杀到位。”黄永聪说。
消杀完毕,黄永聪脱下防护服,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分拣工作中。
一些快递无法通过自动分拣线上的雾化消杀通道,便会转移到重货处理区进行手工消杀、分拣。分拣的速度越快,快递中转效率就越高。黄永聪仅用两三秒的时间,就能完成扫描并根据识别码确定快递的卡位。重货处理区有60多个映射码,这些映射码在四条分拣线上分布的位置,黄永聪记得清清楚楚。
在重货处理区,分拣错误会造成快递被多次搬运,这样不仅影响效率,还可能导致快递外包装、内部物品受损。“黄永聪的分拣非常精准,他每天分拣1000多件快递,一次差错都没有出现过。” 顺丰漳州蓝田中转场的负责人庄滨强说,黄永聪有责任心、吃苦耐劳,能完成好消杀、分拣和搬运等工作,保障快递中转效率。
⊙本报记者 庄朝惠
通 讯 员 陈宝娟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