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游戏赚钱、看视频赚钱、走路赚钱!”“宝妈、学生党、待业者进!”“赚不到可退款”……你见过“网赚”类App的广告吗?这类App号称“躺赚神器”,宣称不用任何资金,没有任何门槛,仅需一部手机,就可以轻松“赚钱”。
其实,“躺赚神器”是各种类型的“接单”App,用户下载后可以通过领取App上的任务,比如通过商品砍价、下载App领取新人福利等获得佣金赚钱。
天上真能掉“馅饼”吗?
“躺赚神器”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并不陌生。“玩手机就能轻松赚钱,提现秒到账”是这类广告的“标签”。记者在某电商平台搜索此类“神器”,发现有的店铺“躺赚神器”的评论区“好评如潮”。记者在该页面上联系了客服进行咨询,客服解释道,购买后,他会传一份文档教程过来,并表示自己也在做任务,只用吃饭睡觉的时间,就能轻松挣钱几十元。
“这种文档里面会推荐很多‘躺赚神器’,而App里有无数个悬赏任务,完成任务并上传注册成功截图经审核后会得到奖励。此外,赚钱方式还有助力、砍价、应用试玩、小程序体验等。”市民吴旖旎曾尝试过此类“躺赚神器”,似乎是点点手指就能把钱赚到,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
“躺赚神器”这样“套路”你。在使用过程中吴旖旎发现,这些App在正规的手机应用商城都搜索不到,且下载后往往还要求用户必须提供手机号、联系人,甚至身份证照片等信息。而且接单任务往往很难完成,想拿到钱更是难上加难。“有些任务非常繁琐,甚至要花钱购买‘通关宝典’,而花费的钱与奖励相差无几。”吴旖旎说,“而且任务常要求用户下载一堆其他的App,最终钱没赚到,手机里却多了一堆没用的软件,一些‘流氓软件’还很难彻底删除,导致手机经常出现卡顿等问题。”
用户花了大量时间完成App设定的“目标”后,真的可以提现几十元甚至上百元?
在走访的过程中,不少市民告诉记者,即便赚到了钱,也无法像广告中宣传的那样随时提现,App基本设置有单次提现数额,明确一天只能提现一次,还要完成相关任务。而在达到“躺赚神器”所设定的“目标”后,可能还会让用户满足“登录条件”,满足后会再让用户“邀请好友”,以此类推,层层加码。因此,这些“躺赚神器”可能无法帮用户赚钱,反之,用户才是他们赚钱的工具,如此看来,冒着个人信息被买卖的风险,用户却什么也没得到。
“馅饼”里可能包着“陷阱”
实际上,此类“躺赚神器”先用“能赚钱”吸引用户使用App,使用过程中,用户会不断被诱导观看广告,而App运营商依靠达成“目标”后高额的提现来欺骗用户观看推送的广告,通过卖广告获利。业内人士指出,这些“躺赚神器”中一些任务必须通过指定的第三方链接或程序进行,这些指定链接或软件程序大多无法从正常渠道下载,可能包含木马病毒。跳转或下载软件后,用户个人电子设备可能被恶意修改,个人信息隐私以及财产安全存在巨大风险隐患。
近日,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收到用户对“全民开餐厅”App的投诉,该App宣称不需要邀请好友就能赚钱,提现没有门槛。业内人士指出,为了“拖住”消费者,一开始,这些App会给出几十元的奖励,营造一种很快就能提现的错觉,之后即使难度增加,消费者也会因不想放弃现有的奖励,继续玩下去,看越来越多的广告。根据深圳市市场监管局2021年下半年广告监测数据显示,“网赚”类广告在下半年监测到的所有广告中占比13.8%,这些广告中广告宣传用语涉嫌违规的占比高达62.3%。业内人士指出,这些“躺赚神器”以赚钱为噱头,吸引用户实名注册并接单,为其他App创造流量,实际上就是利用用户的赚钱心理,牺牲用户的时间、个人信息隐私的方式为自身攫取远高于用户佣金的利润。客观而言,哪怕用户真通过“躺赚神器”顺利提现,获益金额与耗费的大量时间、精力相比,也是得不偿失。
“网赚”类App通过发布悬赏任务增长流量的商业模式本无可非议,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缺少监管,且电商平台自身未设置合理必要的审查机制,造成该类App用各种违法手段侵害用户合法权益。市民如发现此类违法广告,可拨打12315或12345举报。
⊙本报记者 王心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