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手机内存越变越大,市民手机里的App也越来越多,但有些市民却频频遭遇App“被下载”,导致“被扣费”,影响日常生活。
最近,市民叶清发现手机电量消耗很快,还时不时弹出广告,而流量也逐渐不够用了,每个月的话费账单还多出不少费用。她拿着手机到手机维修店咨询,店员发现她手机任务栏中有个空白程序在运行,但是无法删除。店员表示,到店里咨询此类问题的市民不在少数,这些App以没有名称、图标透明的方式隐藏在手机里,在应用管理中不显示文件名,且图标空白,这些“空白App”若是删除不了,只能帮客户刷机。
那么,“空白App”等不法软件是怎么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安装上去的呢?原来,这些下载链接藏在广告、推送等界面中的“关闭”“跳过”等按钮中,用户一旦点击,手机后台便开始下载。部分“空白App”还会利用其他App进行捆绑安装。业内人士指出,“空白App”在后台长期开启,会消耗手机电量、流量,频繁弹窗推送广告,强制用户观看广告。此类不法App不仅通过推送广告获取收益分红,还有可能窃取个人信息,成为实施电信诈骗等违法活动的工具,使市民受到财产损失。
由于新版安卓系统不允许没有图标的软件在后台运行,一些不法软件便披上空白的外衣。该类App安装后,一般需进入设备设置中的“应用管理”才能卸载干净,而对于一次性安装两个以上程序的“空白App”,主程序被卸载,守护程序会将其再次安装,难以彻底清除。市面上部分厂商生产的安卓手机的内置系统会实时自动更新,系统的恶意代码库也不断完善,新系统会对常见的恶意代码进行阻拦。
“空白App”等不法软件隐蔽性大、难以彻底清除,该如何避免“被下载”呢?用户可以在系统设置中打开“禁止安装未知来源软件”的选项,避免不小心安装上恶意程序。此外,恶意应用很少能通过应用商店审核,用户要尽可能将系统更新到最新版本,不要点击不明链接,尽量通过系统自带的应用商城下载所需应用。
■本报记者 王心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