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有三颗糖,你再给妹妹一颗糖,妹妹有几颗糖?”面对妈妈的提问,长泰岩溪中心幼儿园大班毕业生肖瑾涵很快地说出了答案。肖瑾涵的妈妈林美龄是位小学老师,开学后,肖瑾涵就会和爸爸妈妈妹妹一起住回县城的家。
“爷爷奶奶的院子里种了很多的菜。”林美龄说,“要上一年级了,暑假里会让她熟悉‘10以内的加减’、拼音、阅读等方面的准备,所以,有时候就一边陪她们玩,一边随口出题考考她。”充足的实物操作机会,能让孩子在点数、按数取物、说出总数、实物加减等活动中感受和体验数量关系、符号等抽象概念,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林美龄总是“寓教于乐”,希望肖瑾涵在学习中享受乐趣。
“良好的学习品质比获得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林美龄认为,小学低年级教师通过多年观察发现,那些学习中在抗干扰能力、专注能力和坚持性等方面表现优秀的孩子学业成功的可能性更大,他们有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喜欢提问,善于观察,具有较强的主动性和坚持性,愿意探究。“‘X-I-A-O’‘J-I-N’‘H-A-N’,学会拼读后,瑾涵就把自己的名字拼出来,拼爸爸妈妈的名字,妹妹的名字,爷爷奶奶、门里门外,见到的人和物都用拼音拼出来……”林美龄和家人总是被她逗乐了。
“瑾涵每天晚上9点半就上床睡觉,早上6点起床,自己早读、背古诗,然后在院子里跳绳或者打羽毛球。”林美龄告诉记者,前几个星期,已经带孩子去了龙岩、漳浦、东山等地,还计划带孩子去西安古城,希望孩子增广见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本报记者 苏水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