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05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7版:社会

龙文公安分局刑侦大队重案侦查队副队长、龙文区反诈骗中心副主任李原志:

忠诚担当 练就“多面手”

2014年,我大学毕业后来到公安系统。从警8年来,我积极投身打击犯罪、电信反诈、打拐寻亲等工作,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漳州市优秀公务员”“全市公安机关执法办案能手”、执法办案能力模范岗等称号。

如果说刑侦工作是公安工作的尖刀,那重案工作无疑是这把刀上最锋利的刀尖,随时都可能遇到突发情况和未知危险。但作为警察,不能把危险留给我们身后要保护的人。

今年2月,辖区群众财物丢失。为尽快抓获犯罪嫌疑人,挽回群众财产损失,我带着同事们驱车直奔厦门,对犯罪嫌疑人实施抓捕。追捕过程中,犯罪嫌疑人激烈反抗,导致我右脚负伤。眼见其中一名犯罪嫌疑人即将逃走,我强忍伤痛,追击一百多米……最终,成功将其制服。在距离案发时间不到15小时,将三名犯罪嫌疑人抓捕归案。

作为龙文区反诈骗中心副主任,我一边兼顾刑侦案件办理,一边强化各类反诈学习,并积极开展反诈宣传进社区、进村居、进校园等活动。工作中,我协助各地公安部门破获多起电信诈骗案件。同时,针对龙文空置房屋较多、人员流动性大等情况,我和同事们对辖区出租屋进行拉网式、地毯式、扫楼式清查。仅2021年,便打掉涉诈窝点28处,破获辖区内发生重特大电信诈骗案件25起。

除了执法办案,我还有另一个身份——寻亲志愿者。寻亲有时就像大海捞针,但是不能漏掉一点线索和一丝机会。因此,工作之余我总会对寻人信息反复核对甄别。近两年来,先后助力“施晓健工作室”为100多位寻人求助者提供线索,帮助60多个失散家庭实现团圆。

回首从警路,我就像闯关的勇士,攻克一道道难关。还好,我有一群并肩作战的兄弟。警察这份职业让我们把内心深处秉承的公平、正义、惩恶扬善付诸现实。每当侦破一起案件,还被害人公道;当把诈骗款返还给心急如焚的受害人;当见证失散多年的亲人重逢……这或许就是人生价值所在。

⊙本报记者 王琳雅 整理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