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教师蔡风义老师从教28载,始终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
10年来,蔡风义一直坚守在漳州市实验小学古雷开发区分校支教。该校创办初期,他担任六年级一个班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主动放弃周末、节假日休息时间参与筹备、创办工作。在开学前3个月,蔡风义协助学校办理了学校机构成立的批复文、法人证、机构代码证和开户银行,编制采购文书,严格按照政府采购程序对课桌椅、办公桌椅、教学设备等进行招投标,如期完成了指挥部下达的接收涉迁学生就读的任务。
学校创办之初,师生同住一栋宿舍楼里。蔡风义为师生们的生活操“碎”了心:为避免学生上床出现踩空的安全隐患发生,学校要求各寝室禁用蚊帐。蚊虫多而凶,学校采取安装纱窗纱门、定期消杀、配用电蚊拍等方法驱蚊,他想尽办法尽量减少蚊虫叮咬,保证学生休息好;校园周边有很多工地在建,经常停水停电,有时连续几天无法供水,就需要买矿泉水饮用,用脸盆接洒水车的水洗漱,装小型电机应急照明……寒来暑往,大家总能看见蔡老师忙碌的身影。
漳州市实验小学古雷开发区分校分别于2013年春季和2014年秋季实行寄宿制24小时无缝对接。蔡风义带头与其他校级领导白天带班检查、夜间值班查岗。教师白天上课,晚上组织学生晚自习,协助生管工作。其余未寄宿的学期,他也都提前完善、编印好学校《教师责任岗位管理与督查工作手册》,与全体教职员工倾情呵护着每一个孩子。
古雷半岛大搬迁于2015年9月中旬提前启动。蔡风义带头提前做好学生编班、功课安排、集会疏散等预案。配合指挥部按腾房先后顺序,“搬迁一批,转学一批,插班一批”。从2015年9月中旬至11月中旬,学校接收了36批次学生。2022年8月底,古雷开发区杜浔镇北坂村大搬迁,学校再次迎来接收搬迁村学生的任务,他与同事早出晚归,积极协调,确保250多位涉迁学生顺利就读,一个也不落下。☉本报记者 苏水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