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23 < 上一版 返回首页
第12版:教育周刊

再论 “势均力敌”

厦大附中 高三十班 胡诗琪

最近,一篇名为《“恋爱脑”过时了?现在年轻人向往势均力敌的爱情》的文章令我感慨万千。“势均力敌”,本指战场或赛场上相持的、难分伯仲的对手,而用之描述爱情,便赋予了其更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势均力敌”并非门当户对传达出的传统婚姻观点,即两个人物质层面如经济条件、社会地位、个人成就等方面的相似,而是双方心理地位的平等,其实质是两个人秉持作为独立个体的尊严,坚守一颗澄澈的心,发展自己,同时相互尊重、惺惺相惜、互为依靠。舒婷在《致橡树》中所写的“我爱你伟岸的身躯,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道出的便是这种独立又深情相对的爱情观。正如影视剧《你是我的城池营垒》中,身为一线特警的邢克垒和心外科医生米佧坠入爱河后,依旧相互理解对方的使命与不易,尊重彼此的理想信念,在各自领域发光发热的同时又心心相印。历史上,李清照与赵明诚在尔虞我诈的政治纷争中,在青州的归来堂中卸下防备,赌书泼茶,共集金石,给予了对方莫大的宽慰,并一起度过了乱世中最幸福的10年。

其实,“势均力敌”不仅是一种爱情观,更可以是一种处世态度。“丘墓蔽山冈,万代同一时”,无论是权倾一世的帝王将相,还是庸庸碌碌的一介草民,终究都不可避免地走向死亡的终点。作为时间的匆匆过客,我们都如蝼蚁,渺小而微不足道。但我们都不甘赤裸裸地来到这个世界,又带着遗憾赤裸裸地离开,所以我们有了自己的理想与信仰,去不懈探寻和追求人生意义与生命价值,去坚守独立个性和真正自我。也正因如此,渺小的我们可以变得坚毅而强大,成为一棵棵树,彼此势均力敌。梁衡曾提出“人人皆可为国王”,即能通过努力,在热爱的世界和领域,肆意挥洒自己的个性和才华,创造自己的成就与奇迹,享受属于自己的荣耀与荣誉,像一个徜徉于鲜花和红毯、接受臣民膜拜的国王,最终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毕竟,精神上的富足不为物欲和世俗功利所羁绊。就如街上的流浪艺术者们,他们虽然物质生活贫乏,但栖居于精神茅屋之中,成为精神富人。纵然有时,他们只能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孤芳自赏,可在流淌的音符或笔墨里,他们就是屹立于山巅俯视众生的王者。由此观之,每个人都不必骄傲,也不必自卑,而我们在仰慕强者的同时,也要看到自己的强大之处。

然而,现如今,太多人曲解了“势均力敌”的含义,将它与成绩优异与否,获得的荣誉、赚取利益的多少划等号,形成了盲目比较的心理。正如首都经贸大学心理学教授杨眉所说:“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比较,这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特征。当人们缺乏客观尺度的时候,会将他人作为比较的尺度,来进行自我评价或决定自己的人生价值。”而这种心理,也恰恰导致了人们的焦虑。一些年轻人用“躺平”一词,来调侃内卷漩涡中面对失败,一边不甘,一边逃避,无法从内心坦然接受平凡的自己。这份自嘲背后,正渗透出了浓浓的焦虑和对“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恐惧。但是,在精神层面上,我们可以也应该做到“势均力敌”,这意味着从心底拥有自己,不在冗杂繁琐的焦虑洪流中囚禁自己的尊严和情绪,不在名利山上忘却或迷失自己所坚守的初心和信仰。

势均力敌的我们都有自己的悲欢,有自己定义的幸福,有独特的故事,或是擦肩而过的遗憾,或是生存空间逼仄的至暗,或是一路上时常邂逅的小幸运。我们也都有一份爱,足以温暖所爱。我并不否认个体之间由于天赋、努力程度的不同而带来的参差,但我们在拼搏向上的同时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接纳自己的平凡与不完美,毕竟人生本来就是有缺憾的,也应该在心中承认自己的价值,肯定自己的意义,摆脱自我PUA的陷阱。

(指导老师 高良连)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