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郭扬 施纾)眼下正值巴非蛤海上播苗时节。连日来,在云霄县列屿镇人家村,省级贝类(波纹巴非蛤)产业服务团队的科技特派队员活跃在海上播苗船、贝类育苗场、分选加工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地,点对点解决渔民遇到的生产技术难题,一线指导推进海区水文及底质观测、种苗解剖观察以及种质保护与开发创新等产业发展工作。
人家村是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也是远近闻名的巴非蛤养殖“亿元村”。2019年来,在第六批省派驻村第一书记蒋弈雄的积极奔走下,人家村深入对接派出单位的技术力量,组建贝类(波纹巴非蛤)产业服务团队,广泛联动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等平台优势资源,吸纳一批专业对口、经验丰富的科技特派员挂钩驻点。团队服务范围涵盖水生生物学、水产养殖病害、营养饲料、资源环境等领域,精准帮助渔民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加快培育本土贝类育苗、水产养殖技术人才,带动当地渔业可持续发展。
截至去年底,贝类(波纹巴非蛤)产业服务团队已累计服务当地渔民100多人次,实施科技开发项目1项、申请专利3项、推广新技术3项、引进新品种2项,带动农民增收200多万元,新增产值800多万元,有效推动“科特派”技术服务向全产业链延伸覆盖,进一步培育壮大当地生态渔业、高效渔业和品牌渔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