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07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3版:县区要闻

村医“扎根”开良方 基层医疗有“医”靠

湖西乡后溪村村医陈伟琳(中)入户随访,并为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定向培养学生在进行实操训练

绥安镇后港村村医陈锦莲为患者测量体温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乡村医生是我国医疗卫生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基层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

目前,漳浦县乡村医生普遍存在学历偏低、结构老化等问题。如何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难题。为此,围绕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漳浦县进行了多种途径的探索,不断充实乡村卫生健康人才队伍、提高乡村医生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落实和完善乡村医生待遇保障与激励政策,让乡村医生干得好、留得住,更好满足农村居民的医疗卫生需求。

抓住难题核心,漳浦县从人才角度入手,通过学历提升、定向培养、共同巡诊等方式,提高具备大学学历的乡村医生比例,激活乡村医生人才“一池春水”。

A

在岗提升学历 满足诊疗需求

清明刚过,4月6日一早,漳浦县绥安镇后港村村医陈锦莲的卫生室里迎来了第一波患者。村医陈锦莲熟练地套上白大褂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现在正是甲流发病的高峰期,这种病传染性强、传播快,如有出现发烧等相关症状,一定要及时给我打电话。”陈锦莲一边询问着病人的病情,一边把病人的年龄、病情、联系电话、联系地址详细记了下来。

出生于1977年的陈锦莲中专毕业后取得医士资格,因当时没能如愿分配到公立医院,毕业后的陈锦莲索性成为一名乡医,主要从事儿科、妇科、内科等基本医疗常见病、多见病的诊断治疗。但随着接诊的患者越来越多,病情越来越复杂,在接诊过程中,陈锦莲渐渐感到力不从心。

2018年,绥安镇后港村一名村民得了肺炎,因在村卫生室治疗效果不好,后来不得不转到市里医院。“中专学的知识不够系统、不够全面,无法满足现在的诊疗需求。”陈锦莲意识到问题所在。于是在2019年,她报考了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进行函授学习。

“通过三年多时间的学习充电,我的诊疗能力有了实实在在的提升,诊断常见病更熟练了,新学的中医针灸理疗技能也在诊疗中发挥了作用,来找我就诊的人也越来越多了。”谈起学历提升给她带来的好处,陈锦莲显得异常开心。

和陈锦莲有同样困扰的村医不在少数,她们同样面临着原先学历的知识储备已跟不上诊疗的需求。数据显示,漳浦县目前共有村医550多人,其中中专学历426人、大专以上学历64人,整体学历水平偏低,基础理论知识薄弱。

在岗学历提升成为他们提升诊疗能力的有效途径。“漳浦正采取成人高等教育、全日制脱产学习等方式大力推进乡村医生在岗学历提升工作,村医获得的本专科毕业证书可作为今后晋级、晋职、各医疗卫生单位入编考试或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依据。”漳浦县卫健局基妇股副股长陈惠珍介绍,对于自愿脱产参加普通全日制高等学校医学专业本专科学习的在岗乡村医生,漳浦会为其保留村医岗位。

B

加强定向培养 壮大村医队伍

乡村医生听上去不起眼,却承担着乡村医疗、卫生、保健等诸多工作。

为提升村民对乡村医生的信任度,漳浦县从培养医生的整体素质入手:一方面,组织乡村医生定期到县医院学习锻炼;另一方面,实施基层医学人才本土化培养。自2018年以来,按照相对集中、就近便利原则,漳浦在漳州卫生职业学院开展大专层次的医学生定向培养工程。“实施定向招生、定向委培、定向就业,委培生取得毕业证书后,安排到乡镇卫生院工作。”漳浦县卫健局人事股股长何睿懿说道。

23岁的蔡晓彤是绥安镇人,高考后,她参加漳州卫生职业学院定向培养项目,就读临床医学专业三年专科。2022年9月,刚毕业的她又到漳浦县医院进行培训,然后才到漳浦石榴卫生院工作。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院长何坚说:“定向委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要与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相适应。针对漳浦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实际,我们的定向培养主要针对临床医学、中医学、针灸推拿三个专业。学校还增加了常见病、地方病的诊疗防控以及中医学常用诊疗技术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等教学内容,注重加强全科医学理念培养。”

据悉,漳浦县医学定向生培养对象每人每年可享受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补助1.3万元,毕业后安排到定向乡镇卫生院工作,服务年限不低于5年。截至目前,漳浦共招录定向委培乡镇卫生院的大专学历医学生30多人。

C

开展派驻巡诊 促进共同成长

“村医是乡村医疗最重要也是最后一环。培训村医,需要一批充分了解村医的卫生院医生与其一起在实践中相互学习、共同成长。因此,漳浦实行乡镇卫生院派驻巡诊制度,让卫生院医生与村医共同巡诊。”湖西乡卫生院副院长黄玉华说道。

这一点,湖西乡后溪村村医陈伟琳深有感触。前不久,他和湖西乡卫生院派驻的医生戴恭妹一起,背着药箱,骑着摩托车,对患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常见病的村民进行随访、诊疗和用药调整。

“村里患高血压、糖尿病、精神障碍的病人,我们都会系统性进行入户随访,至少每季度一次。”陈伟琳介绍道,和卫生院的医生一起入户,可以观察他们如何接诊、治疗、开方。

每两个月,漳浦各个建制村都会举办健康讲座,针对肺结核、糖尿病等疾病,普及健康知识、测量随机血糖、发放控盐勺等。卫生院医生与村医一起制作通俗易懂的PPT,联手备课、上课。

“乡镇卫生院还承担了对应村卫生室的管理和技术指导工作,给出一些整改意见。”陈伟琳说,这几年,他的工作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已获得临床医学本科学历和内科主治医师资格。

“解决乡村医生的人才队伍建设问题应该是一套组合拳,需要政策叠加和相关部门通力合作。”漳浦县卫健局局长王志伟表示,当前,漳浦县还在逐步探索村卫生室从业人员培养招聘制度改革,畅通大学生乡村医生职业发展渠道,确保已配备上岗的大学生村医稳定在基层,更好地提升村卫生室服务能力。

本组文图由 漳浦县融媒体中心 林惠卿 采写提供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