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9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11版:消费

“睡眠经济”兴起 只为“睡个好觉”

“不会有人一直失眠,但一直会有人失眠。”如今,越来越多市民面临睡眠问题,失眠也逐渐走向低龄化。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指出,成人失眠持续率为30%~60%,临床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早醒等,成年人及青少年均存在“不愿睡”的问题。

日前,记者走访市区保健品销售点、养生馆、床上用品商店等发现,市面上兴起了一波“睡眠经济”。所谓“睡眠经济”,是指睡眠质量差或失眠等人群所造就的需求经济,是围绕居民睡眠展开的产业经济。为了追求更好的睡眠质量,点香薰、做按摩、换床品、吃助眠食物、听助眠音乐……市民不断寻找优质助眠产品和睡眠解决方案,助眠正在成为市民热议的话题,睡眠经济呈现出智能化、细分化、场景化发展趋势。

助眠产品受青睐

精油按摩、头疗、泡脚、艾条烟熏等,成为“年轻养生一族”热衷的助眠方式。在市区,头疗馆、SPA馆、养生馆吸引了一大批在下班后想要放松身心的年轻人。“在养生馆,中草药味让人很安心,按摩完全身都舒服了。”市民杨舒告诉记者,“能不能助眠不清楚,但是真的挺放松。”

当然,“功能寝具”也是不少市民的床品新选择。记者在南昌路、中闽百汇的多家床上用品店走访发现,不少高端床上用品走起“多功能”路线。这些床上用品有舒压、护脊、按摩、抗霉、抗螨、防火等功能,乳胶床垫、凝胶床垫、记忆枕、乳胶枕、TPE枕头等则给传统的床上用品赋予“黑科技”,成了新的“助眠神器”。“这款床垫以凝胶材质为主,一面适合冬天使用,一面适合夏天使用。搭配的枕头采用凝胶材质,可根据头部睡姿进行调整承托力。而这款乳胶床垫有较强的支撑力,符合人体工程学结构设计,很舒适。”某床上用品店的店员吴女士介绍,“这都是店里卖得比较好的产品,有助眠效果,价格相对昂贵。”

除了床品,许多日用品也打上了“助眠”标签,如在眼罩中增加了音乐、热敷功能的助眠眼罩;内置了来自自然界的各种白噪声,如泉水流淌、雨打芭蕉声音的助眠音响;散发出舒缓香气的助眠香薰等。记者浏览了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发现,采用微电流刺激达到改善睡眠目的的智能睡眠仪销量十分可观,价格从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不过,越来越多的市民也开始通过定期服用维生素、钙片、益生菌等日常保健的方式改善睡眠,而蜗牛睡眠、小睡眠、潮汐等App作为新兴的“睡眠经济”平台,同样受到部分市民的青睐。

助眠效果褒贬不一

记者发现,市面上的助眠产品价格差距大,功能各有不同,消费者的评价褒贬不一。以褪黑素为例,这曾是年轻人用来提高睡眠质量的“利器”,在助眠软糖、助眠奶制品、助眠果汁、助眠巧克力等打着“助眠”旗号的产品层出不穷的现状下,褪黑素的热度依然不减。在小红书上,有关“褪黑素”的笔记就有7万多条。“我这款产品褪黑素剂量比较小,效果挺好的”“睡眠质量有提高,但是经期延迟了”“有效果,但是睡三四个小时就会醒”“有副作用,会脱发、过敏等等”“吃完第二天头晕、口渴症状明显”……在网友发布的帖子中,褪黑素似乎并不适合每一个人。

睡眠障碍引发的原因多样,知晓自身睡眠障碍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业内人士指出,白天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焦虑是许多人失眠、入睡困难的原因,助眠产品在一定范围内对部分人群的睡眠障碍有调节、缓解、改善的作用,能够影响人们的睡眠质量,却不能起决定性作用。此外,市面上在售的许多助眠产品有试用期,声称“试用无效可退货”,但有不少市民反映,自己退货的过程并不顺利。使用后效果不明显是退货的主要原因,然而除了药械字产品外,目前助眠产品并没有相关标准和规范。因此,市民在选用助眠产品的时候要全面了解,谨慎选择。

■本报记者 王心如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