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6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10版:警方

诏安县检察院:办好村民身边“小案” 促进乡村长治久安

近年来,诏安县检察院聚焦解决“三农”问题,推出“司法护农”组合措施,坚持以轻微刑事案件为突破口,推行“四个一”刑事和解工作法,结合司法办案做好农村基层矛盾纠纷化解,促进乡村长治久安。2020年来,共促成各类刑事案件和解82件,所办和解案件无一信访上访,无一申诉上诉,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加强队伍建设,凝聚乡亲乡情。诏安县检察院成立调解工作团队,开展调解工作业务培训、金牌调解员传经授宝、异地交流研学,提升履职水平。根据交通肇事、故意伤害、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等案件类型组建专门调解小组,推行“部门主任+承办检察官+检察官助理”办案模式。坚持每案必调、能调尽调,将刑事案件和解率纳入干警业绩考核指标,加强专项工作督促指导。2020年来,该院刑事案件调解团队入户调解102次。

巧用刑事和解,助力纠纷化解。2021年起,诏安县检察院先后挂钩客家人聚居的太平镇、霞葛镇,并根据各地风俗实际,延伸检察法治服务触角,建立驻漳州海警局诏安工作站检察联络平台和山区“好屋边”刑事和解工作站,铺设“刑事和解山海战线”。依托平台,前置工作阵地,邀请当地老党员、村干部、法律工作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担任协助调解员,提升刑事和解的质量和效果,服务诏安县客家山区乡村振兴工作。自驻漳州海警局诏安工作站检察联络平台和山区“好屋边”刑事和解工作站成立以来,共邀请协助调解员11人次,促成刑事和解8件。

借助多方力量,助推乡村善治。诏安县检察院聚焦调解资源整合,深入推进“检调对接”,细化案件移送、结果反馈、司法救助线索移交等工作举措,完善多方联动机制,推动形成“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相结合,县、乡、村三级相联动,公检法司四家调解相衔接”的大调解格局。在办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中,主动提前介入,协同公安、法院、劳动监察大队成立专项工作小组,深入开展调查走访,详查欠薪人经济状况,反复组织被欠薪班组与欠薪人进行磋商谈判,推动和解工作开展,2020年来成功和解该类案件3件,为农民工讨薪285万余元。

践行司法为民,筑牢法治根基。诏安县检察院坚持“案前治理有广度、案中化解有力度、案后回访有深度”,确保矛盾纠纷彻底化解。坚持和解后必回访,制定回访时间表,对达成刑事和解的双方进行回访,提高调解质效;坚持和解后必建档,注重总结提升,建立和解案例库,做到每案一卡,载明案情、调解过程、和解结果、回访结果,为内部工作提供有力指引;坚持和解后必溯源,摒弃就案办案思维,坚持溯源办理,分析问题成因,深挖矛盾纠纷发生源头,充分发挥检察建议在堵漏建制、服务民生、促进乡村社会治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本报记者 王琳雅 通讯员 沈惠芬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