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菲三月,春花盛开。浓浓春意花香随,一路繁花向九江。
3月18日至3月21日,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主流媒体看九江暨“追浔季·采风行”开启。来自全国各地的近20家主流媒体应邀走进江西九江,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走过的足迹,实地感受长江经济带发展脉动,感悟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用笔和镜头全媒体记录农文旅融合发展绘就的乡村振兴好“丰”景。
以“花”为媒 美景变“钱景”
九江和花总是有着不解之缘,这里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清雅,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绝美意境,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在洒脱。
在九江,花与江,花与山,花与湖,花与人,总是发生着奇妙的化学反应。
走进彭泽县棉船镇,万亩油菜花,金黄灿灿,漫山遍野,层层叠叠,黄绿交映,游人如织,勾勒了“万亩金波花如海”的田园画卷。
油菜花,兼具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已成为九江重要的旅游名片之一。然而,在各地油菜花经济持续火爆、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九江赏花资源优势何在?
“匡庐奇秀甲天下”的庐山、152公里长江最美岸线、“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山江湖城的资源优势赋予了九江赏花旅游独一份的魅力。
据介绍,以往,由于花期短暂的特点,“花开客来,花谢客去”成为常态。而现在,随着乡村振兴的深入推进,该市结合资源禀赋及文化特色,在赏花与乡村游、生态游的结合、产品创新以及产业链延伸等方面持续探索,推动“赏花经济”由“一季”向“多季”延伸。
“为满足游客多样化赏花需求,规模化整合、特色化打造成为关键。”该市文广新旅局工作人员表示。今年3月,该市还创新推出“一路繁花向九江”油菜花赏花旅游活动,植入花朝节、诗词飞花令、研学旅行、摄影比赛等花样“节目”。同时,统筹各地乡村旅游点、精品民宿和露营地等旅游资源,以“岛、江、湖、山、林”为内容,形成8条各具特色的精品赏花线路,以“赏花+”为抓手,打造“超长花期”。
以“旅”兴农 “颜值”变产值
在江畔听书赏花,在江中小岛漫步寻花,在古村看繁花新绽。
缘起一朵花,不止一朵花。九江的春色,在一朵朵绽放的花朵上,在生机满满的乡村田野里,更在市民及游客不断探寻美好风景的脚步中。
在“赏花经济”带动下,九江拉长赏花经济链,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让“花经济”绽放“花产业”。在各大乡村旅游点,特色民俗文化、自然研学课程融入大自然体验中,汉服、书画、榨油体验、非遗展演等传统文化元素与美丽花海相得益彰。乡村已成为研学旅行、亲子自驾、团建踏青的热门选择。
在都昌县苏山乡达子咀村,数千只苍鹭翩跹起舞,高亢的鸣叫声不绝于耳。“人鹭共住一村”和谐共处的场景,成了江西上饶日报摄影部负责人吴菁相机里的美丽图景。
跟随路线,在蔓谷田园综合体,可以在魏晋风韵中欣赏四季花海,体验蔬果采摘、休闲垂钓等田园乐趣……一朵朵“花”撬动“美丽经济”。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该市逐渐形成以农兴旅、以旅促农的良性发展模式,推动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以“文”赋能 青山变“金山”
行走长江,看港兴岸绿、碧水东流;聆听时光,品千年文脉、生生不息。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九江文化资源丰富,明清时期是‘三大茶市’‘四大米市’之一,也是万里茶道上重要的交通枢纽。”一路茶香氤氲,在讲解员介绍下,采风团走进九江茶市,参观国茶名品馆、茶书阁、非遗馆和数字展厅,近距离触摸九江的千年茶文化脉络。
夜幕降临,琵琶亭沉浸式演艺灯光秀绚烂开演,参观者仿佛跨越时空来到了浔阳江头,近距离聆听江州司马白居易与《琵琶亭》的故事。
千里江山,只此青绿,九江之夜灯光璀璨、烟火气十足。在这里,美食小吃、非遗展演、互动体验等丰富多样,吸引了游客纷纷驻足拍照。
在都昌县苏山乡鹤舍古村,青瓦白墙的赣派建筑古宅古朴质雅、保存如初。当地特色民间舞蹈《打岔伞》,让传统古村落绽放出更加迷人的韵味。在蔡岭镇华山村,始建于南宋的星凤楼掩映在油菜花海里。登楼而上,星凤楼法帖刻石映入眼帘,字体苍劲、飘逸挥洒。近年来,都昌县大力推进星凤楼文化挖掘,把“书法之乡”建设和“挖掘星凤楼文化、打造书法人才高地”作为重点文化项目,致力打造“江西书法小镇”。
“油菜花香与书法墨香在春天里的星凤楼相遇,别有一番特色,让人感受到了当地对美丽乡村建设和传统文化传承的力度、温度。”广西柳州市融媒体中心采集生产部副主任朱柳融表示。
本版文字由 吴静芳 采写
图片除署名外由 严洁 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