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三伏天”,漳州骄阳似火,多地出现持续高温天气,开启“热辣滚烫”模式。漳州拥有秀美海岸线,马銮湾、南门湾、翡翠湾、白塘湾等旅游景区如珍珠般串联其间,成为市民夏季打卡圣地,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或亲水游玩、拍照打卡,或游泳戏浪,享受海水和海风带来的清凉。
但在海边玩耍,最不可忽视的是安全,尤其要注意“离岸流”,大约90%的海边溺水是“离岸流”引起的,每年国内外有成百上千人死于“离岸流”溺水。市民在海边游玩请时刻谨记,安全第一!
海边游玩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今年暑假,东山马銮湾景区的游客增加不少。”马銮湾景区管理处主任林如明说,平常时段,景区游客每日可达到一万余人次,节假日或周末,每日可达到两万余人次。“除了本地游客,还有不少来自周边城市的游客带孩子过来玩耍。”
除了享受夏日清凉,越来越多的海上互动项目,也是游客前来游玩的原因。记者发现,如今不少海边景区都增设了帆船、冲浪、桨板等项目,让游客感受海浪带来的刺激与挑战。
日前,家住芗城区的王女士带着孩子驱车前往东山马銮湾度假游玩。在王女士看来,海上户外运动项目刺激有趣,可以增强孩子的体魄和冒险精神。但闽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曾旭也提醒市民,帆船、冲浪、桨板等海上户外运动项目,属于较为专业的运动项目,具有一定危险系数,游客游玩时除了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之外,还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了解和掌握水上运动安全知识。
景区游客玩得开心,得益于工作人员保障用心。为防止海上溺水事件发生,东山马銮湾景区管理处下足保障工夫,为游客安全“上保险”。据林如明介绍,景区设有百米警戒线、广播和安全警告牌,配备了两个瞭望台,5名救生员和1名医护人员轮流职守,确保游客能度过一个安全开心的假期。“孩子们天生贪玩和好动,他们并不具备足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也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多为孩子传授一些急救知识,普及安全常识,这样才能多一分防范,少一分危险。”林如明说道。
防止海边溺水要以预防为主
那么造成海边溺水的“离岸流”,是什么?曾旭解释说,“离岸流”是海岸边一股射束似的狭窄而强劲的水流。它以垂直或接近垂直于海岸的方向向外海流去。由于“离岸流”流速极快,且表面平静具有迷惑性,因此危险性极大。
2021年漳州曾发生游客被卷入海中的事故,也与“离岸流”关系密切,救援时正值海水涨潮,一浪高过一浪,海水回撤时人很容易被带进海里。
到大海游泳需要注意什么呢?曾旭提醒,防止海边溺水要以预防为主。入水前,先要活动全身各关节,防止入水后突然抽筋。一些人缺乏安全意识,对自己的能力、体力评估不足,下水出现温度不适应、抽筋等症状,很容易发生危险。
对于儿童而言,最好不要涉入过深的海域。“大海和游泳池不同,自然水域的危险性常常被严重低估,不同时间、不同区域的海水情况各异,遇到不熟悉的水况、潮汐、地形时,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失足溺水。”曾旭说,下海游泳前要先做足功课,充分了解潮汐规律和涨落潮时间,一定不要在退潮时下海游泳,否则很容易被潮水带离安全水域。一定要在规定安全海域内游泳,并携带安全的浮具(如泡沫救生圈),用绳索与身体连接固定,以免被大浪打飞,失去防护。未成年人在海边玩耍,一定要有成年人陪伴,一个未成年人至少由一名成年人看护,监护人的视线不能离开未成年人。
☉本报记者 陈慧慧 文 陈逸帆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