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5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1版:要闻

应“木垒所需” 尽“漳州所能”

——漳州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进疆两周年纪实

漳州市民在新疆特产门店挑选特色产品(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陈志荣

五月的新疆木垒,绿意漫卷,繁花似锦。两年前,漳州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跨越山海,以“漳州所能”对接“木垒所需”,以“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担当开启援疆历程。

山海情深,枝叶关情。两年来,他们扎根木垒,牢记嘱托、接续奋斗,围绕强化产业援疆、项目援疆、智力援疆、文化润疆、交往交流交融“五轮驱动”,创新构建“平台+机制”双轨并行模式,有效打通工作堵点,着力提升对口支援工作综合效益,为木垒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两年来,漳州援疆工作50次登上省级以上主流媒体,其中14次获央级媒体报道。

民生筑基 项目增效暖人心

木垒县中学体育馆内,学生们在崭新的篮球场上挥洒汗水,活力十足。

“感谢福建援疆的支持帮助,现在不管是大风还是下雪天气,学生都能正常上体育课了。”木垒县中学校长何成强高兴地说,“体育馆还配备大型电子屏幕、可移动舞台、可伸缩观众席等,多功能的设计可满足体育教学、日常训练、竞技赛事、大型文艺活动等多种需求。”

“除了2800平方米体育馆改造提升完成之外,学校600平方米室内体育活动室、3600平方米室外篮球场的改造提升也在加快推进。”该项目挂钩负责人、漳州援疆教师黄堃宝说,“项目竣工投用后,将多维度提升学校体育教学、运动健身环境。”

以真心换真情,以实绩聚民心。两年来,福建援疆漳州分指挥部以项目为纽带,将80%以上援疆资金投向民生领域,推动一批优环境、惠民生、促发展的好项目落地实施,为木垒广大群众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

美丽乡村建设、生态治理等助力乡村振兴;老旧小区改造、老年活动中心建设等切实惠民利民;产业示范园、创业就业基地建设等促进就业创业;水源巩固提升、山区农牧民送电工程等保障群众用水用电……漳州分指挥部按照“十四五”规划要求,高效推进18个援疆项目,目前已完工12个,总投资超6000万元。

在项目推进中,漳州分指挥部坚持“快建设+精管理”,打造项目援疆平台,建立项目管理“六个一”体系,推行闭环管理机制,有效解决民生基础不扎实问题。

精准对接 产业赋能促升级

“诚邀大家到木垒走一走、看一看,亲身体验‘木垒四季蓝’。”今年3月16日,新疆木垒县2025年春季文化旅游资源暨招商引资推介会在深圳举办。会上,福建产业援疆深圳联络站揭牌,木垒县与深圳6家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借助深圳经济发展优势,为木垒各产业搭建补链强链平台,加快推动木垒产业转型升级。

3月25日,昌吉州名特优新农产品推介会在四川成都举行,24家农业龙头企业携8大品类、300余款特色产品亮相第112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会上,木垒5家企业分别与福建、川渝等地企业签订鹰嘴豆、羊肉、面粉等合作订单,订单金额4200万元。

这些丰硕成果,正是依托去年3月成立的福建首个产业援疆疆外联络站四川联络站获得的。联络站借助四川省福建商会资源,常态化开展招商对接,推动木垒羊肉、鹰嘴豆等名优产品“破圈”发展。

漳州分指挥部立足木垒“风、光、羊、豆”特色资源禀赋,推动注册“芗疆里”销售品牌,并累计在漳开设15家新疆特产门店,实现年销售额超1500万元;设立全省首个援疆交流中心、闽疆台融合交流平台,打造集产品展示、体验消费、文化传播于一体的综合窗口;组织推动木垒企业、产品赴全国各地参加国际贸洽会、全国糖酒会、海峡两岸农博会、食博会等20余场次;开展“援疆助农大篷车——木垒甜瓜福建行”活动、上线闽南甄选电商平台,有力推动木垒产品外展外销。

“木垒不仅有优质特产,还有冬宰节、赛马、叼羊等农牧民民俗文化活动,我们结合木垒冬季特色资源,积极推动当地文旅融合,盘活发展冰雪经济,带动村民就业增收。”漳州援疆专技人才吴剑评说,漳州分指挥部连续两年开展“产业援疆·暖冬行动”,累计指导举办活动9场次,吸引游客近3万人次,带动消费近500万元,活动在央级媒体报道5条次,进一步打响木垒品牌。

发挥地方特色,支持木垒县开展长眉驼发掘保护,带动博斯坦乡依尔喀巴克村发展骆驼养殖项目;援疆农技专家引进新品种、推广良种繁育技术,助力鹰嘴豆、芦笋、百合花、食用菌等特色种植;推动“芗疆里弄”民宿及露营基地开业、大石头乡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厂投入使用,发挥项目带富增收作用;参与举办新疆木垒县首届新能源产业发展论坛大会,揭牌成立“嘉庚实验室能源材料科学(木垒)创新基地”,引进炬石科技(新疆)有限公司,投资3.29亿元建设新疆唯一的玄武岩纤维连续生产线……

两年来,漳州分指挥部坚持“抓产业+促产销”,搭建“线上线下融合、产销一体联动”的产业援疆平台,创新产销对接机制,有力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鱼渔并授” 智力帮扶育人才

“谢谢您,以后我们看病再也不用跑几百公里了。”5月4日,在木垒县总医院耳鼻咽喉科,哈萨克族患者沙依热吾汗紧紧握住漳州援疆医生康霜莲的手,送上感谢锦旗。

此前,该患者因鼻中隔穿孔饱受折磨,康霜莲带领团队成功实施木垒首例鼻中隔穿孔修补术,不仅让患者重获健康,也填补了当地耳鼻咽喉科领域技术空白。

这场手术,是漳州智力援疆“鱼渔并授”的缩影。

援疆医疗团队帮助成立完善皮肤科、针灸推拿康复科等专科建设5个,开展相关领域首例手术10余项,引进、推广新技术80余项,制定、优化诊疗流程40余项,参与医院疑难病例讨论、多学科会诊200余次,开展下乡义诊、学术交流活动等近200场……聚焦专科发展、技术提升、服务优化,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接受专业诊疗。

既要技术落地,也要人才培养。

漳州分指挥部以“柔性引才”“组团式”援疆等形式,积极争取医疗、教育、农业等领域专家近60人次到木垒开展帮扶,成立闽疆(木垒)石榴籽名医、名师、名家等系列智力援疆平台7个,推动木垒总医院加入漳州市康复医学联盟,构建“引进人才+本土人才”协同发展格局,为木垒发展注入智力活水。

通过实施“青蓝结对”计划,援疆专家带教本土教师、医护人员、技术骨干近百人次,开展各类讲座、公开课超700场次,培训人员近万人次。柔性援疆“小组团”医疗团队成功申报2024年自治区“智力援疆创新拓展人才”项目,争取自治区人才扶持资金100万元;推动成立奖教促进基金,争取善款150万元。

漳州分指挥部还充分发挥工作室平台作用,推动“请进来”与“走出去”双向发力,建立“双向培养、资源共享”机制。2024年,10余名木垒骨干医师分赴福建三甲医院进修,学习新理念、掌握新技术,成为科室中坚力量;2024年底,木垒法院、政协、水利局、林草局等部门干部人才先后赴闽培训“充电”;2025年4月,漳州市教育局、市卫健委先后带领专家团队到新疆送培送教、传经送宝……

打通转化堵点,提升创新活力,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名医工作室成员积极协助、指导当地申报科研项目、申请专利2项;文化名家工作室成员参与创作的6件广播剧作品分别获得2023年度和2024年度中国广播剧评析奖;创业创新大赛、职业技能竞赛相继举办,持续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

两年来,漳州分指挥部坚持“聚英才+育梯队”,深耕智力援疆平台,深化“传帮带”长效机制,着力解决“专业人才不够用”问题。

艺术浸润 文化铸魂强认同

今年农历春节,漳州布袋木偶戏首次亮相新疆春晚舞台,并参与闽疆(木垒)非遗交流新春专场演出。两地非遗的碰撞迸发出独特魅力,构建起跨越山海的对话桥梁。

“其间,我们积极与昌吉州融媒体中心合作,推出《昌吉有戏·闽疆合韵——漳州非遗‘活化石’赴疆与塔合麦西热甫同台演绎》纪录片,生动记录两地非遗的互动交流。”挂职于木垒县融媒体中心的漳州援疆专技人才吴跃彬表示,“目前,我们也持续协调多方力量,结合两地非遗特色编创布袋木偶戏新剧,推动文化交流从单向展示迈向深度融合。”

两年来,漳州分指挥部以增强认同为目标,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着力打造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文化新高地。

组织开展福建援疆携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文化润疆”大型系列活动走进昌吉州,先后邀请中国美协主席范迪安一行、福建省美协漆画艺委会一行等百余名书画名家到昌吉采风写生,以书画艺术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支持推动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天山文学奖获得者刘亮程在木垒落成文学馆及数字展厅,支持举办菜籽沟乡村文学艺术奖、文化润疆与新时代现实主义创作暨李健小说集《脐血之地》研讨会,为木垒文旅增添新地标,展现新疆文化魅力;参与指导广播剧《明月照天山——林则徐在新疆》,拍摄制作微电影《缘梦木垒》,讲述漳州对口支援木垒16年来,两地结下的深厚情缘……

漳州分指挥部坚持“强阵地+创精品”,以活动开展、阵地建设、作品创作为载体,持续拓展“有形有感有效”的文化润疆平台,配套多元传播机制,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边疆、浸润人心。

多维互动 “三交”聚力连真情

一纸书信,笔触传情。今年4月,来自漳州市东铺头中心小学的书信跨越万里,带着书签、手绘卡片和温暖的问候抵达新疆。

木垒县大石头乡中心学校的学生们细细品读着“未曾谋面的朋友”描述的家乡风景、校园趣事,又郑重提笔写下回信:“希望有一天能牵起手,带你们看看木垒的沙漠、胡杨林。”

“一封信就是一颗种子。”漳州援疆教师方勇军感慨道,“当木垒的学生在信中细致描绘哈萨克族刺绣的花纹,漳州的孩子回信讲述闽南红砖古厝的故事时,他们不仅交换了生活,更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稚嫩的文字间悄然萌芽。”

两年多来,漳州分指挥部积极促成漳州10所学校与木垒11所学校达成共建,打造两地青少年“线上结对+线下互访”立体交流模式,累计开展“书信手拉手”结对交流、线上共度“共青团爱心生日会”、线下研学互访等活动近50场次,参与师生4000余人次,让“面对面”的欢笑与“屏对屏”的互动交织成民族团结的生动图景。

情谊的联结不止于校园,漳州分指挥部将交流的半径拓展至家庭和社会。

开展漳州历批次援疆干部人才“重走援疆路 再续援疆情”活动、最美家庭互访、“石榴花·漳木一家亲”交往交流交融活动;推动漳木两地党政部门、职能单位、各行业领域互相考察交流学习,促成“县区带乡镇,部门带领域”合作共建11个,累计引入帮扶资金近200万元;发挥漳州对台优势,开展两岸青年“互学互鉴、同心同行”新疆交流营活动,打造昌吉州首个正式对台交流活动;在“月是故乡明”2024海峡两岸(漳州)中秋晚会,漳州援疆教师叶思泓,与新疆闺蜜一家同台欢唱……

两年来,漳州分指挥部坚持“拓维度+提温度”,构建多层次、宽领域的交往交流交融平台,完善常态化互动机制,推动各族群众在交往中增进感情、在交流中互学互鉴、在交融中凝聚共识。

潮立天山两载路,漳木同心绘新卷。在漳州市委市政府和福建援疆前方指挥部的关心重视下,在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倾心帮助下,福建援疆漳州分指挥部以“机制突破”促“效能跃升”,用“实干指数”换“幸福指数”,扎实推动对口援疆工作结出累累硕果。新征程上,漳州援疆铁军将继续以初心为笔、以汗水为墨,在祖国西北边陲续写新时代对口援疆工作的崭新篇章。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