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夏季用电高峰,刘女士的心揪得更紧了。整栋楼的电表都装在自家柴草间区域,时不时的跳闸需要她在工作时返回家中开门合闸,居民用户表后线路老化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更是让她心里总悬个“炸弹”——如果出事了责任如何担得起?接到读者刘女士的来电反映后,记者进行了走访了解。
白纸黑字认定的私人权属区域 为何成为邻里咬定的公共空间?
记者来到刘女士居住的芗城区甘棠宫小区。打开楼梯旁的一扇铁门,就是刘女士所说的私人柴草间。通常来说,楼梯底下、楼梯旁的楼道区域为公共空间,记者就此提出疑问。
刘女士打开相关证件、图纸,讲述前因后果。原来,刘女士为三手房主,名下这间柴草间自一手房主拆迁安置在此时,就已认定,并白纸黑字写入商品房产权登记证明、私(公)房拆迁安置产权登记证明、存量房买卖合同等有关证书和文件中。其中,一份由漳州市房地产测绘与综合服务中心出具的《漳州市房屋实地勘丈成果图册》备注:整个储藏室都在楼梯底下。
确认该柴草间为刘女士名下的私人空间后,记者察看刘女士所诉问题:打开电表箱,用户表后线隐约有烧过的痕迹。刘女士告诉记者:“可能线路比较老,有出现过冒火花的情况。”回忆起柴草间那次电表冒火花的情景,刘女士心有余悸。
“这个柴草间,不只装了我们整个楼栋的电表,此前沿街一些店面的电表也装在这。时间久了,问题越来越多。”刘女士讲述,为了邻里和谐,她一直配合处理各种琐事。由于用户表后线老旧,遇上用户用电负荷大时,偶尔会出现表后开关跳闸情况,刘女士就需要配合开门复电。一次,由于工作中没有及时返回开门,刘女士的柴草间门直接被居民砸开。
“去年,我几次到柴草间时,发现表后线有冒火花的情况。”刘女士担心,电表装在自家柴草间,万一起火,责任她如何能承担?于是,开始走访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电力部门屡次迁表受阻
迁移老危电表碍着了谁?
据了解,电表表后出线线路属于居民自有产权,由居民自行维护,而小区建成年代久远,线路线径普遍较小,线路绝缘层已出现开裂破损,加之夏季负荷骤增,存在短路的安全隐患。为了彻底解决问题,电力部门在公共空间找了一个合适的地方安装了新电表箱。“一些店面已经把电表移了出去,现在就是我们这栋的居民一直不愿意迁电表。”刘女士道出了目前问题所在。
据了解,国网漳州供电公司工作人员积极主动配合,多次上门帮助解决问题,新电表箱现已安装完成,但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其他业主阻拦,导致供电公司方面无法继续开展电表迁移施工。刘女士多次报警未果,问题无法解决,陷入“死胡同”。
记者又随刘女士走访了巷口司法所、巷口街道甘棠宫社区居民委员会。巷口司法所所长孔德南介绍:“针对刘女士所反映的情况,我们也调取了一些材料进行信息核实,并组织司法员依法进行了两次调解。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调解存在一定的复杂性,需要双方达成合议。我们也为刘女士进行了相关法律咨询,若无法达成调解,可以依法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随后,记者联系了巷口街道甘棠宫社区居民委员会书记何展马,随其再次来到现场。“她说是她的就是她的?”“她买那个柴草间有跟我们买吗?”“为什么电表不能放在那,谁给她的权利要把电表移出去?”“谁签的名?谁办的证?谁卖的房子?”“那本证根本就是伪造的!”……聚集于此的近20位居民你一言我一语,情绪激动,对刘女士的说辞表示质疑。
为了回应大家最大的质疑,刘女士提出有疑问的居民可随她到有关部门查验核实。几番沟通,无一位反对居民愿意前往。应刘女士要求,记者又随她前往市不动产登记综合服务大厅核实有关信息。经核查,刘女士所持证件真实合法。有关负责人明确告知:“这个不存在疑义,储藏室14.22平方米,其中12.99平方米由拆迁面积兑换,1.23平方米为加购面积。”
将电表迁移至安全公共区域,究竟妨碍了谁?为何电力部门屡次上门迁移不成?居民屡屡阻挠,社区方面无法调解,电力部门也表示无奈。
“就这一件小事,我已经奔走了快两年,各项证件齐全也无法将存在隐患的电表迁出我的私人柴草间,究竟什么时候才能解决这个问题……”看着屋里的电表,刘女士长叹了一口气。
■漳州融媒记者 邹美玲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