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这里是公关部,这是我们平时的工作,你了解一下。”……近日,闽南师范大学校团委、学生会以及各个社团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纳新工作,从新生中选拔合适人选充实社团力量。
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是大学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作为大学“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团活动丰富了广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培养了大学生广泛的兴趣和爱好,是校园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闽南师范大学团委副书记蔡斌认为,通过大学社团活动,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课程知识学习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又能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宽知识面,激发创新欲望,让学生在接触多学科知识的同时培养兴趣爱好,而且能够增加与他人接触的机会,学习交流技巧,学会如何化解冲突,如何团结合作,于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漳州城市职业学院团委副书记吴燕燕表示,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应该不断发现自己适合干什么,发现自己是哪方面的人才,而最好的发现其实就是兴趣、内心的喜好,大学社团则是尝试发现、发展自己兴趣和能力的最好平台,只有接触,只有不断去尝试,才有可能去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也可以通过参加社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那么,是不是参加越多社团越好呢?蔡斌说,虽然进入大学后,学生可支配的时间相对较多,但如果不能合理安排时间,盲目过多地参加学生社团或活动,容易影响学业,甚至会让社团失去原本的育人作用。“因此,加入的社团并非越多越好,毕竟每个人的精力有限,应结合自身爱好和特点,适度参加社团活动才是正确的选择。”
“大学是一个帮助学子从依赖走向独立的地方。你们通过学习、实践和合作,积累足够多的知识、能力和经验,从而获得独自走向社会的力量。在大学,你们的个人努力也将决定你们大学时光的质量和厚度。”在这里,引用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校长王瑞芳在2020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话送给广大的大一新生,愿你们更快、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活,前程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