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2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11版:市场

春运购票 注意避开这些“坑”

类型一:假好友让你帮买票

随着疫情的扩散,如今国外往国内的飞机票十分难买,一些骗子便抓住这一新情况,冒充受害者身在国外的亲朋好友,通过社交软件联系受害者,谎称要其帮忙购买“回家的飞机票”,引导受害者向骗子转账或者点击钓鱼网站,进而骗取钱财或直接转走受害人账户资金。据民警介绍,疫情期间,此类票务诈骗较为常见。

市民杨女士此前就因此中招,被骗走了近1万元。杨女士有个妹妹在国外,骗子盗取她妹妹的QQ号后与杨女士取得联系,称在国外无法买到飞机票,叫杨女士帮忙代买,并让她联系一个“王经理”,杨女士也希望妹妹能早点回国便信以为真,与“王经理”交涉后,按照对方要求转账了近1万元的机票钱。事后杨女士通过其他渠道联系妹妹询问是否拿到飞机票时,才得知妹妹并没有出行的计划,杨女士这才察觉自己上当受骗了。

市民林女士也遇到过此类诈骗,日前,林女士在微信上收到一位身在国外的好友发来的信息,对方称要回国,但因为外汇饱和无法付清尾款,没办法出票,需要林女士在国内帮忙转账付清尾款,让林女士添加一位“航空公司经理”的QQ。林女士信以为真,与这位“航空公司经理”取得了联系,并按照对方要求转账了近1.4万元的“尾款”。之后,林女士通过其他方式与朋友核实机票购买情况,被告知并没有回国计划,林女士这才发现自己被骗。

市反诈骗中心民警提醒市民:收到身在国外的亲朋好友要求帮忙购买机票的信息时,一定要多渠道联系对方核实情况,不要随意向陌生账号转账汇款。

类型二:假短信喊你退改签

受疫情影响,航班以及出行计划不确定性因素增大,一些骗子便乘机钻空子,冒充航空公司客服人员以航班取消、延误等借口要求受害人立即办理退改签手续,后以退还受害人机票款、飞机延误险等各种费用为由套取受害人账户信息、验证码,并进行转账,这是目前机票诈骗中最为常见和高发的类型。

市民吴女士此前就收到过这样的诈骗信息,短信称其将乘坐的航班取消了,需要办理退票。吴女士拨打了短信上提供的“客服电话”,对方称,机票款和赔偿费会打到吴女士的银行账户上,要吴女士提供银行卡账号和收到的验证码,吴女士照做后,不但没收到退款和赔偿费,卡里的近1万元却被骗子转走了。

市民严女士也收到过类似的短信,称其预订的航班取消了,严女士信以为真,联系对方要求改签。对方告诉严女士其购买的飞机票包含延误险,除了办理改签之外,还可以赔偿300元的费用,严女士按照提示提供了银行卡账号和随后收到的验证码,提交信息后,她等来的不是赔偿款,而是自己账户近1.5万元被转走的信息,而对方电话却再也联系不上了。

市反诈骗中心民警提醒:当收到航班延误、取消需要退改签短信时,不要直接联系短信提供的电话号码,应向航空公司官方客服确认,切记退票、退款是不需要输入密码和验证码的,更不需要先行汇款;当遇到需要提交银卡账号、个人身份信息,特别是验证码时,要特别留意,不要轻易向陌生人透露,以保障资金安全。如果遇被骗等紧急情况,一定要及时报警。

类型三:假网站骗你来订票

市反诈骗中心民警还提醒,每到春运售票期间就会有一些不法分子在网上发布虚假网站、链接,以低价票、折扣票、可优先购票等为诱饵,吸引消费者到这些“钓鱼网站”上购票,进而骗取消费者钱财,盗取消费者个人信息。

特别是近几年,网络上出现了许多“好友助力抢票”的链接,通过把链接发到朋友圈,发动微信好友点击链接,以提高抢票成功率。民警提醒,抢票软件主要是通过插件或爬虫软件的方式,提高查票频率和验证码识别速度,但机器识别存在失败率,能否抢到票也要看运气,有一些链接还带有恶意的插件,而且好友点击链接帮忙助力时往往还需要授权让该程序获取用户的相关信息,无形间这些抢票软件也就成为个人信息“收集器”。出于信息安全考虑,民警建议消费者还是要通过正规官方网站购票,避免非正常渠道购票可能带来的损失。

■本报记者 陈铃清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