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通和
厴(厣),有一义为螺类介壳口圆片状的盖,由足部表皮分泌的物质所形成。《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臀部》:“田螺水:大田螺一枚,用尖刀挑起螺厴,放冰片五厘,平放瓷盆内。”
《现代汉语词典》有它,简化为“厣”。
这田螺的“厣”,即本地闽南话中的“田螺厣儿”(can 阴去le 阴去 p’ni 阴平 a 阳去)。其实不止田螺,凡是螺类的那介壳口圆片状的盖子,都叫“厣儿”,因其小而薄,所以给儿化了。如“石螺厣儿”“海螺厣儿”等。
这厣儿,小且极薄,因此本地话中有个“厣厣儿”(p’ni阴去 p’ni阴平 a阳去)这词,形容东西极细而薄。如:“什么宝贝?厣厣儿,我看不会上目(看不上眼)。”这用的是其比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