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手机是为了孩子方便学习,上网课之类,可是一到寒假就控制不住了,孩子总是偷偷使用手机,不让他玩还跑去同学家玩电脑。是真的很苦恼啊。”芗城的王先生对儿子假期沉迷于电子产品的情况表示很无奈。
寒假期间,孩子使用电子产品时间增多。家长看着孩子使用电子产品,不说忍不住,说多了人麻木,还容易引发争吵,伤害到亲子关系。因此怎么让孩子在假期正确使用电子产品,就成了广大家长一大心头难题。为此记者采访了部分漳州家庭,听听他们有什么妙招,也采访了几位老师,也让老师们给饱受此问题困扰的家庭出谋划策。
“每天就是洗澡之后可以玩一个小时手机或者电脑,可不可以自觉做到?”在寒假一开始,周先生就开始和儿子约法三章,特别是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周先生有时更是会掐着表来计时。周先生表示,这几年孩子的学习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电子产品,电子产品又很容易上瘾,因此在假期他对于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都会进行规定。“有时候我还会用闹钟来提醒自己。”周先生笑着说道。
除了合理安排时间以外,找到不同的兴趣爱好,让孩子将注意力从电子产品转移到其他地方,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早上跟妈妈去游泳池冬泳,下午自己去书店看书,晚上回到家还要完成寒假的每日作业,这样一天的安排下来,还在上小学五年级的小杰感觉自己并没有其他时间去接触手机电脑之类的电子产品了。
“习惯要从小抓起,父母陪伴也很重要,像游泳羽毛球之类的兴趣爱好,以及下午去书店看书的习惯,都是三年级左右就开始的,在书店我都是跟他一起看书,自己也不看手机。”小杰的母亲笑着告诉记者。
芗城实验小学的郭琪瑶老师说出了两个办法:“第一是要跟孩子制定好规则,我们知道用电子产品有很多弊端,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手机和电脑上也是有很多益智类的内容,如一些好的学习App、科普类的纪录片等等,使用得当对孩子大有裨益,所以我们要把电子产品好的一面利用起来,跟孩子一起制定使用电子产品的规则,如每天使用多长时间,在手机、电脑上观看什么内容等,通过制定规则培养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良好习惯,就不用再担心孩子被不良电子产品控制了。第二是培养兴趣转移注意力,给孩子找点事做,当孩子有了自己的兴趣并有机会发挥,孩子怎么还会整天抱着手机不撒手呢?”此外,郭琪瑶老师还认为家长的示范作用很重要,父母要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要控制自己玩手机的频率。
闽南师大附中心理健康发展中心林惠彬老师觉得,家长要重视孩子的正常心理需求,在现实生活中适当满足,就能减少孩子在网络世界里的沉迷,家长不是要跟孩子斗智斗勇,而是要亲子合力统一战线,帮助孩子去跟电子产品“和解”。“研究发现,无聊放松,刺激暴露和消极情绪是较易引发个体使用电子产品的诱惑情境。所以家长要帮助孩子发现手机使用的诱惑情境,和孩子聊一聊,无聊放松或者心情不好时,做什么可以替代玩手机?在学习做作业时不要把手机放在面前,避免刺激暴露。”林惠彬老师解释道。⊙本报记者 刘建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