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漳州的社区咖啡店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它们嵌入居民社区当中,面积虽小却“五脏俱全”,凭借其特有的宁静与悠闲,在喧嚣的城市生活中为人们保留了一块安静的空间。
数量与日俱增 社区咖啡店受青睐
在漳州,充满热闹烟火气的居民区与代表着宁静悠闲的“咖啡世界”仅有一墙之隔,社区咖啡店的数量正与日俱增。在市区延安北路、新浦路、新生巷、大同路等街巷,多家极具特色、独立、小且美的小店受到市民、游客的青睐。在逛腻了纷纷扰扰的景点和商圈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去安静的社区咖啡店小憩,享受片刻闲暇时光。
记者在大众点评App上搜索“社区咖啡店”,发现漳州有20家左右的店铺,其中有4家是刚营业不久的新店。“这是一家藏在社区里的宝藏咖啡店”“这家社区咖啡店环境安静且温馨”“咖啡味道不错,性价比很高”……在大众点评、小红书、美团等平台上,这类的好评不在少数。
这些社区咖啡店大多提供手冲、美式、拿铁等类型的咖啡以及气泡饮料等无咖啡因饮料,部分店面会提供冰滴咖啡、SOE豆咖啡(单一产地浓缩咖啡)等独具风格的产品;还有部分店家会提供结合漳州特色的原创产品,如几许时光里社区咖啡店推出的具有诏安青梅风味的饮品——青青梅香;蛋糕、车轮饼、三明治等轻食也是社区咖啡店菜单上的常客。在大众点评App上,社区咖啡店的人均消费价格大多在12元至42元之间。
“社区咖啡店的出现给了消费者更广泛的选择,也让漳州的咖啡业态变得更为丰富。”业内人士指出,相比于连锁咖啡店,远离喧嚣的环境、独特的口味以及实惠的价格成为市民热衷于社区咖啡馆的主要原因。近几年,越来越多咖啡店选择开在社区。一方面是因为房租压力较小;另一方面则是随着市场逐步扩大,社区居民的咖啡需求也逐渐增长。
人情味十足 把咖啡变得日常
以往带着“网红打卡”属性的咖啡,变成和豆浆、牛奶、茶相同的日常饮品,加上对环境、服务、菜单内容的不断优化,让社区咖啡店变成周围邻居们经常“喝一杯”的放松空间。
已开业一年多的几许时光里社区咖啡店,在把产品放在第一位的基础上,也很看重“人情味”。这里依然使用人工点单,咖啡单里也附带包含了产地、制作方式、风味等详细信息供消费者选择。“手机点单固然有其优势,客户在各自的餐桌上扫码点单,尤其受到了‘社恐星人’的追捧;用手机点单可以快速浏览图文介绍,减少消费者做选择的时间;商家也能通过分析后台数据制定营销策略。” 但该店店主认为,点单作为客人进店后首次与店家的交流,展现的是一家店的“企业文化”,是店面特色的重要体现。同时,店家可以从专业的角度为顾客介绍和根据喜好量身定制产品,并通过顾客的表达以寻求新的销售机会。虽然这个过程需要耗费一定的人工、时间成本,但是长久下来,不仅能让客户喝上喜欢的饮品,也更能散发出“人情味”。
在几许时光里、南爪咖啡(上江名都店)等社区咖啡店,制作台边上设置了吧台,只因为店主喜欢和客人一起品鉴手冲咖啡,聊聊天南地北。走进南爪咖啡(上江名都店),店里的猫慵懒地躺在椅子上,吧台上坐着几位顾客和老板轻声聊天,一位老顾客进来后熟络地与老板打招呼,这里处处散发着“亲切邻里”的气息。“这是一对夫妻经营的小店,装饰得很温馨,闽南花砖和木质的搭配很是惬意。他们家的客人很多是老顾客,自己拿个杯子坐在吧台上聊几句,然后各自忙碌。我很喜欢他们的吧台和咖啡,在这里我可以坐一个下午。”市民慧婷说道。
装修各具特色 新“打卡”地火出圈
除了“人情味”,独特的装修风格也是社区咖啡店“揽客法宝”。“温馨”“极简”“小清新”是顾客们常有的感受。这与老牌连锁店通常会在临街铺面布置大片透明落地窗的装修风格,形成了巨大的区别。
在芗城区的新浦路上,藏着一抹咖啡、10m^2COFFEE等社区咖啡店,隐蔽安静又方便。其中,Chill·cafe(湫·咖啡)的美式复古风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去“打卡”。它的门头是红、白、蓝的经典美式风格配色,复古亮眼的红色字体招牌抓人眼球,店内的音响、公路自行车、飞盘、滑板等塑造而成的美国元素毫无违和,店外有着开放式座位,坐在店外随意喝一杯咖啡,成了不少顾客喜欢的方式。
而“小而精”的10m^2COFFEE咖啡店则诠释了什么叫“窗口咖啡店”。该店铺总面积约10平方米,黑色的门头让其在这条路上显得颇为“低调”。店里装修简洁,却摆放着各种可爱小物,这是顾客通过窗口点单时,才能感受到的温馨氛围。门口摆放着几把露营椅,白天的阳光透过树影斑斑点点地洒下,尽显社区的悠然本色。
春光明媚,住在龙文区荣昌花园的小蓉散步来到小区里的咖啡店,跟店主打个招呼后,要了杯美式咖啡,便坐在店门口晒太阳。她笑着说:“刚开始是被店名和环境所吸引。这里像个藏在社区里的花园,拥有前后两个院子,暖色调的墙壁和绿植,以及舒缓的音乐营造出的氛围感。在这里喝上一杯,感觉很舒适惬意。”
■本报记者 林 露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