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辆汽车喇叭只是有时候不响,很可能是方向盘下面转向柱的轴承转动时出现电阻过大……”7月25日上午11时许,在龙文区龙文北路三合汽修厂,“90后”汽修厂老板陈杨昇带着两个徒弟,给一辆汽车喇叭出现问题的车进行维修。只见陈杨昇拨弄了几下喇叭继电器,故障就排除了。
陈杨昇从小读书成绩差,小学初中成绩几乎是班级倒数第一,父亲陈福增看在眼里,自知孩子不是读书料,得另外选择“学习”之路。“他读书不行,但是动手能力还不错,掌握一门吃饭的手艺才是正道。现在家家户户都有汽车,让他学习汽车修理,工作应该不难找。”陈福增接受采访时说。于是在陈杨昇初中毕业后,他就把儿子送到了朋友那边学习汽车修理。
刚开始,陈杨昇对汽车修理觉得有趣,但是学习一段时间后发现又脏又累,很枯燥,开始没了耐心。学了半年坚持不下去了,跑去当健身教练的学徒,还在酒吧打过工。后来发现没有一项工作是不累的,在父亲的引导下,他又回到了汽车修理厂,“第二次学,开始逼着自己要学点修理技能。就留心观察,看别人是怎么修的,琢磨他为什么这样操作。”
“现在回想起来,真的要感谢我的父母和亲人。”陈杨昇说,那时候年龄小,考虑问题不周全,去外面逛荡一阵子,发现没有一项过硬的技能傍身,的确不行。“所以,再次回到汽修厂,就真正下定决心好好学了。”陈杨昇后来发现真正用心去学,果然什么都不难了,越学越开心,掌握越多的技术,就越有成就感。
看到儿子学成后,陈福增看时机成熟,鼓励儿子结束学徒生活自主创业,陈杨昇语气里满是感激。他说:“从小不是读书的料,一读书就想睡觉,如果不是我爸‘量身定制’了就业路,掌握了一门技术,我可能连养家糊口的能力都没有。”
在陈杨昇看来,汽车技术日新月异,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学习,才能确保自己不会被淘汰。“这种危机要一直有。我希望自己不仅是一名汽车修理员,更是一位巧匠。”他认为,现在汽修需求量大,但是行业真正的“师傅”很少,很多人认为修理汽车又脏又累,不愿意从事这个行业。“刚开始我也是这样的,但是在我爸的引导下,我重拾了学习兴趣。所以,家长要给孩子一些成长的机会,甚至是‘试错’的机会,如果认定了孩子不是读书的料,要去挖掘适合他们的技能,坚定给予支持并适时进行引导。”
如今,陈杨昇汽修做得有声有色,逐步扩大了汽车修理厂,目前带着两个徒弟,也已结婚生子,再也不用家里人为他担心了。“条条大路通罗马,并不是只有上高中读大学才有出路的,家长要懂得‘因材施教’。”陈杨昇感慨地说。 ⊙本报记者 苏水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