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2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7版:教育周刊

准北大生黄佳烨:前山已度 后山待攀

黄佳烨收到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7月26日,2024届高三学子黄佳烨收到自己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当她从邮递员手里接过录取通知书后,把它紧紧地抱在怀中,耳边是雷鸣般的雨声。

“或许台风自己也想做出补偿,所以名字叫‘格美’。”黄佳烨说,风雨过后是晴天,欣喜过后带来的是心头的释然。在她看来,一份录取通知书,是之前12年学习的完满句号。可她也开始思考如何才能完满的问题。

黄佳烨即将开启的是北大医学部临床医学本博连读八年制的旅程。她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高考的答卷时间并不只是那三天,在莘莘学子为着它而努力、向着远方山海奔赴的每一天里。学子们已经沿途写下最佳的答卷,而这份答卷不再有标准答案,也没有评分。尽力答完,便是完满。“我也曾怀疑过这种为了一次考试拼命奋斗、围着分数打转的日子是否有意义。”但其实在这段岁月中,身为高中生的学子们收获的早不仅仅是知识或应试能力了。高中三年,并不是战死于书山题海的惨烈,在面对未知前途的迷茫与无助、在某些事与愿违的痛苦与悲伤中,大家还学会了一次次面对困境迎难而上,学会了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我们踏着荆棘,最终嗅得花香。”在黄佳烨看来,这些收获,也是让她觉得手中的录取通知书沉甸甸的原因。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黄佳烨说,唯有不断地种树,未来方能收获人生的片片绿荫。大学是新的起点,而绝不是终点。她深知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工作能力固然是基础,但社会责任承担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意识、国际视野也不可或缺。黄佳烨迫不及待想要进入大学校园,通过一个个“人生第一次”来提升自己。“前山已度,后山待攀。愿自己能如最初曾写下的那样,关关难过关关过,前路漫漫亦灿灿。”黄佳烨说。

⊙本报记者 苏水梅 文/供图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