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老师,我认为引导孩子总结过去、规划未来是助力他们成长的关键环节。这不仅能帮助孩子们清晰地看见自己成长的足迹,更能为其点亮前行的灯塔,助力他们在成长之路上稳步前行。
开启总结过去之旅,需要用心营造温馨且包容的环境。挑一个阳光正好、微风不燥的午后,将教室布置成“时光小屋”。拉上轻柔的窗帘,让阳光透过缝隙洒下,光影斑驳;在地上铺上色彩斑斓的拼图地垫,周围摆放形态各异的毛绒玩偶。孩子们踏入其中,仿佛走入了专属的回忆天地。此时,端出一盘盘亲手烘焙的小饼干,泡上一壶热气腾腾的茶水,微笑着开场:“亲爱的孩子们,今天让我们一起漫步在记忆的花园里,去采撷那些最美的花朵吧。”激发回忆的方式要巧妙多样。老师们可以开展“时光胶囊”活动,让孩子们提前在家写下过去一年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放进盒子里,课堂上,随机抽取分享。
有的孩子会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挫折,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克服困难的坚韧与自豪;有的孩子会讲述自己第一次登台表演忘词,在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下坚持完成的紧张与感动;有的孩子会回忆自己参加社团活动,在伙伴们的陪伴下收获成长的喜悦与满足;而有的孩子则会共享自己与家人出游的经历,在亲情的温暖中感受生活的幸福与美好……在欢声笑语与偶尔的泪花闪烁中,往昔的经历将会一一浮现。
成长档案展示更是点睛之笔。将孩子们日常的书法练习本、阅读摘录单、创意作文集、绘画本等精心装订,制作成个人专属成长档案。当孩子们翻开,看到曾经满是涂改的作文如今行文流畅、情感真挚,数学作业从频繁出错到解题思路清晰,绘画作品从简单涂鸦到色彩丰富、构图精巧,手工制作从粗糙随意到精细别致、独具匠心,他们就能深刻感受到成长的力量。同时,利用多媒体播放校园生活的视频剪辑,运动会的欢呼、合唱比赛的悠扬歌声,那些被定格的瞬间,都是成长路上的珍贵宝藏。
而规划未来,精准把握孩子的特性是关键。低年级孩子,目标要充满童趣、简单易行。打造“梦想种子袋”,把诸如“每天自己穿衣服”“学会5个新生字”等小目标写在彩色纸条上,放进袋子。孩子每完成一个,就取出纸条种下一棵小绿植,看着绿植慢慢成长,成就感也在心底生根发芽。中高年级孩子,则可开启“职业探索飞船”之旅,组织实地参观科技馆、博物馆、报社等场所,让他们近距离接触前沿科技、古老文化以及新闻创作。参观后,引导孩子结合自身优势制定目标,如参与机器人编程项目、撰写文物保护小作文等。
老师的持续护航至关重要。根据孩子目标提供贴心支持,想参加绘画比赛的,帮忙联系专业画师线上指导;立志学好乐器的,协调借用音乐教室课余练习;学习上有困难的,课后辅导、推荐合适书籍。定期开展半月一次的“梦想座谈会”和孩子围坐交流,调整跑偏的航向,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乘风破浪,奔赴梦想的星辰大海。
陪伴孩子总结过去、规划未来,是一场用爱与智慧浇灌希望之花的旅程。老师的倾心付出,将为孩子们点亮成长的天空,让他们带着勇气与憧憬,飞向美好的未来。
(作者系漳州市通北中心小学四年级语文备课组长兼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