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4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5版:书画

不拘绳墨 放纵淋漓——康瑞开清初诏安画坛先河

铁拐李 康瑞 绘

墨牡丹 康瑞 绘

☉沈耀明 文/供图

康瑞,字喜子。清康熙至乾隆年间著名画家,诏安铜陵(今属东山县)人。他是最早载入《福建通志》和《漳州府志》的诏籍画家。《福建通志·艺术传》(第九十三册)评论漳州画家时,称徐子胥的花鸟和“高棫山水,严仙藜、康喜子花卉,翁公衡人物,皆有名于时”。《漳州府志·纪遗》说:“康喜子画百卉、泼墨淋漓。”《诏安县志》述云:“善画法佛像,兼山水人物,一抹立就,萧疏苍老,不假修饰,深得云林之趣。至今得其尺幅者,珍若拱璧焉。”《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称其:“工画百卉,善作白菜,泼墨淋漓。”

康瑞崇尚水墨写意画风,他的作品明显受晚明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徐渭水墨写意画风的影响,文人画意味十分浓郁。究其原因,是“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浙江画家徐渭来到福建,对福建画坛留下巨大影响。此后,放纵淋漓的写意山水,花鸟又发展起来,许多画家能工能写,风格也多样化了。”(王铁藩《闽画源流及其影响》)康瑞作画时,简笔而率性,形象简练而生动,不拘一格地肆意挥洒,同时,其墨色尤富滋润和淋漓尽致之感。细察所用墨色,有明显的渗胶画法痕迹。这种画风与徐渭野逸狂放和墨色渗胶的风格颇为吻合。雄奇宏肆与泼墨淋漓成为康瑞绘画艺术风格的个性特征。如他的传世佳作《墨牡丹》轴,纸本,纵114厘米,横48厘米。该作以浓墨阔笔写石,淡墨作花与叶,再以浓墨勾叶脉,不拘绳墨,随意点染,浓淡相衬,用笔一抹立就,迅疾率意、跌宕起伏、奔放豪迈。

《芙蓉双鹅》(漳州市博物馆藏),轴、纸本设色,纵164厘米,横68厘米。该图绘有芙蓉、双鹅、芦叶等。画面上方芙蓉及芦叶兴致抒发,笔姿放纵,特具格局。芙蓉丛间下方写有双鹅,一俯一立,俯者为白鹅,立者为灰鹅,互为顾盼,逼真传神(该图见刊《福建历代名人书画选集》)。

同时,康瑞善画法佛像,兼山水人物。传世山水作品有《溪山隐居》纸本条屏(民间收藏)。传世人物作品有《达摩图》与《铁拐李》,纸本均为册页(福州市博物馆藏)。《达摩图》以浓墨数笔写就,神态生动,人物整体简练,轮廓线条刚劲有力,充满跃动感。落款“铜陵康喜子”。《铁拐李》构图新奇,人物倚靠葫芦,葫芦嘴上方冒出一缕香烟,迂曲缭绕而上,香烟线条一笔挥就,深得奇趣,显示了画家精湛和深厚的艺术功力。落款“康瑞作”。此两帧小品,以草书之法,以意运笔,用笔奔放、简练,干笔、湿笔、破笔兼用,一气呵成,恣情汪洋,笔简神完。

康瑞的写意画不守一家,不拘一格,自成一家。他的画风实开清初诏安画坛先河,被称为“诏安画派的奠基者”。同时,对福建画坛起过一定的影响,与徐子胥、翁公衡等齐名。他的《水墨菊石》并被收录《金门古书画艺术》。镜片、纸本,方形,边长60厘米。据民间相传,康瑞因画名远扬而被皇帝召见入京。召见时,康瑞笑而不语,皇帝见其性憨,喜其窘态,赠其字“喜子”,因以为字号。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